文章解析

zǎo
chūn
wáng
hàn
yá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wén
dào
chūn
huán
wèi
xiāng
shí
zǒu
bàng
hán
méi
fǎng
访
xiāo
zuó
dōng
fēng
yáng
tóu
yáng
liǔ
huáng
jīn
shuǐ
hào
hào
yún
máng
máng
měi
rén
lái
kōng
duàn
cháng
qīng
shān
piàn
shí
jūn
lián
zuì
shāng

译文

听说春天回来了,我还未识其面,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去访寻消息。昨夜东风吹入江夏,街头的杨柳已经冒出金黄的嫩芽。碧水浩荡云雾茫茫,您不来呀,令我白白地愁断肠!我已预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摆下酒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逐句剖析

"闻道春还未相识":听说春天回来了,我还未识其面,

"走傍寒梅访消息":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去访寻消息。

# 走傍:走近。

"昨夜东风入武阳":昨夜东风吹入江夏,

# 武阳:此指江夏。阳:一作昌。

"陌头杨柳黄金色":街头的杨柳已经冒出金黄的嫩芽。

# 陌头:街头。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

"碧水浩浩云茫茫":碧水浩荡云雾茫茫,

"美人不来空断肠":您不来呀,令我白白地愁断肠!

# 美人:古人往往以美人、香草比君子,此指王汉阳。

"预拂青山一片石":我已预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摆下酒宴,

# 预拂:预先拂拭。

"与君连日醉壶觞":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 壶觞:酒器。壶,盛液体的容器。觞,古代酒器;欢饮,进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春寄王汉阳》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早春为背景,前四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通过“走傍寒梅访消息”和“陌头杨柳黄金色”等意象,展现了初春的生机与活力。后四句则转向邀请友人王汉阳共饮赏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相聚的喜悦,并以“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展现了豪放洒脱的情怀。李白以自然清新的语言,将早春的景色与对友人的情感巧妙结合,全诗通俗易懂,却又不落俗套,新鲜活泼,仿佛从心底自然流露,极富情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在江夏时所作。当时,李白寓居江夏,正值早春时节,他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心中思念友人王汉阳,于是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期盼相聚的真挚情感。诗中既有对早春景色的生动描绘,又有对友情的热情抒发,展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性格与珍视情谊的胸怀。《李诗辨疑》中提到,此诗可能是李白回应王汉阳寄来的诗作,或是与王汉阳《望汉阳柳色等王宰》一诗的唱和之作,体现了两位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诗意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早春寄王汉阳》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友情诗。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生机盎然,通过“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等句,细腻地刻画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2. 写作手法

拟人:“走傍寒梅访消息”中,将“寒梅”拟人化,赋予其生命,仿佛寒梅能告知春天的消息,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夸张:“碧水浩浩云茫茫”中,以“浩浩”“茫茫”夸张地描绘了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借景抒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后四句则借“碧水”“云茫”等景象,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比兴:诗的后四句“碧水浩浩云茫茫”是比兴用法,没有更多的意思,不过是用景语虚引而已,从而自然贯通到“美人不来空断肠”一句上来。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四句紧紧围绕“春还”二字,细腻地描绘了春天悄然回归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闻道春还未相识”,开篇便点出诗人只听闻春天归来,却未曾亲见,流露出急切盼春的心情。在寒冬未退时,春天的气息初露端倪,诗人自然无法亲眼目睹,因而“闻道”二字巧妙地从生活细节中捕捉了春归的消息,为诗句增添了韵味。既然“闻春”却“未见春”,诗人便自然而然地踏上了寻春之路,于是有了“走傍寒梅访消息”一句。梅本是无生命之物,诗人却以拟人化的手法,用“走”“访”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他急于走出房舍,向寒梅探询春归消息的迫切心情。“昨夜东风入武昌”一句,正面描写春归。春风一夜之间悄然到来,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夜暖风染绿柳梢头”。诗人以“昨夜”修饰“东风”,既点明春风来得迅速,又暗含久盼之后的欣喜。“入”字更将春风的排挞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春归的鲜明特点,足见诗人炼字之精妙。“陌头杨柳黄金色”一句,描绘了早春的动人景象。至此,诗人几经婉转,终于点明“春还”之意。“黄金色”并非翠绿,而是初春柳梢嫩芽的淡黄色,因柳尖刚刚萌发,尚未饱受春光洗礼,故呈现出一种朦胧而悦目的金色。综观前四句,诗人从“闻道”到“走”“访”,再到东风拂过,最终描绘出焕然一新的春景,如抽丝剥茧般细腻地展现了早春姗姗来迟的脚步。诗的后四句中,“碧水浩浩云茫茫”一句运用比兴手法,以景语虚引,自然过渡到“美人不来空断肠”一句。春天已然回归,而友人未至,岂不辜负了大好春光?诗人以“断肠”之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称友人为“美人”,既显亲密,又带戏谑之意,更见二人友情之深厚。“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两句尤为精彩。诗人并未直言邀请,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以“拂石”“醉壶觞”的动人细节,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期盼,同时暗含共赏春光之意,与前四句的盼春、迎春之情遥相呼应。古人作诗,结句多以景结或情结收尾,此诗当属情结,末尾“连日醉壶觞”数字,将诗人按捺不住的赏春激情倾泻而出,令人心潮澎湃。

4. 作品点评

本诗的独特之处,在于描绘春天的气息时别具匠心,不落俗套。例如,“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这两句,完全源于生活的真实体验。语言虽通俗易懂,却显得格外新鲜活泼,仿佛从心底自然流淌而出,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与诗意。这种质朴而真挚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盼,又赋予了诗句一种清新脱俗的韵味,令人读来倍感亲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虽非太白极致,朱谏删入《辨疑》,未的。

明梅鼎祚、屠隆集《李杜二家诗钞评林》

# 一起四语,乃诗家排调,然语气自老。

明陆时雍《唐诗镜》

# 秀骨天成,偶然涉笔,无不入妙。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极寻常意,涉笔都仙(“昨夜东风”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神韵缥缈。

不详伊豫松山、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齐己《小松》

下一篇:唐·杜甫《双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