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炼丹难":不要去炼丹,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黄河可塞":黄河可以堵塞,
"金可成难":金属可以炼成,但炼丹这件事却很难成功。
"休辟谷难":不要进行辟谷,这是很难做到的。
# 辟谷: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工夫。
"吸风饮露":靠吸风饮露来生活,
"长忍饥难":长期忍受饥饿是很难的。
"劝君莫远游难":劝你不要去远游,这是很难实现且充满艰难的。
"何处有、":哪里有、
"西王母难":西王母,想见到她很难。
# 西王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人。旧时以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休采药难":不要去采药,这是很难的事情。
"人沉下土":别人都埋入黄土,
# 下土:入土。指埋葬。
"我上天难":我却想上天,这是很难实现的。
"辛酉生日前两日":辛酉年生日的前两天,
"梦一道士话长年之术":我梦见一位道士谈论长生不老的方术,
"梦中痛以理折之":在梦中我极力用道理驳斥他,
"觉而赋八难之辞":醒来后就写下了《八难之辞》这篇作品。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代的劝诫哲理词。主题是通过列举八件难事,劝诫人们不要追求那些不切实际、虚幻的事情,倡导务实的生活态度,传达出一种务实、脚踏实地的思想。
2. 分段赏析
上阙“莫炼丹难。黄河可塞,金可成难。”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劝人不要炼丹,并强调炼丹之难。“黄河可塞,金可成”是人们认知中较为艰难但有一定可能性的事件,然而与炼丹相比,炼丹更难成功。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炼丹的虚幻和不切实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炼丹这件事的荒谬和难以实现,为后文的劝诫奠定了基础。“休辟谷难。吸风饮露,长忍饥难。”针对辟谷这一修行方式展开劝诫。“休辟谷难”明确指出不要进行辟谷,而“吸风饮露,长忍饥难”则具体说明了辟谷过程中靠吸风饮露来维持生命、长期忍受饥饿是极其困难的。进一步强调了辟谷这种行为的不可行性,从生活实际的角度让读者明白这种追求的不现实。下阙“劝君莫远游难。何处有、西王母难。”将劝诫的对象转向远游。“劝君莫远游难”直接劝告人们不要去远游,“何处有、西王母难”点明了远游的目的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如寻找西王母,而西王母是否存在都难以确定,更凸显了远游行为的盲目和艰难,提醒人们不要被虚幻的目标所迷惑。“休采药难。人沉下土,我上天难。”以采药和上天为喻,进一步深化劝诫的主题。“休采药难”劝人不要去采药,而“人沉下土,我上天难”则以形象的比喻说明采药和追求那些虚幻的目标如同想上天一样困难,而现实中人们却逐渐老去、逝去。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追求虚幻目标的不可行,呼吁人们要面对现实,务实生活。
上一篇:宋·杨无咎《永遇乐·黄叶缤纷》
下一篇:宋·苏轼《韩干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