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ìng
huì
yuàn
yuè
ǒu
chū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yōu
rén
shì
chū
mén
ǒu
zhú
dōng
fēng
zhuǎn
liáng
cēn
fēi
liáo
rào
xiāng
yān
lái
yuè
xià
jiāng
yún
yǒu
tài
qīng
mèi
zhú
shēng
hào
xiè
jīng
ruò
liǔ
wàn
chuí
shàng
yǒu
cán
méi
zhī
qīng
shī
yín
hái
bái
jiǔ
jìn
shuí
néng
jiè
qīng
chūn
guò
dàn
kǒng
huān
nián
nián
xiè
zhī
zuì
ěr
ài
sōng
fēng
huì
jiǎn
shuāng
lín
jié
máo
shè
zèng
cháng
chuī
liū
liū
xiǎo
cáo
zhè
yǐn
zhōng
zhēn
wèi
lǎo
gèng
nóng
zuì
kuáng
yán
xǐng
mén
xiè
duì
dào
guān
luò
pèi
cóng
cháo

译文

我这个幽居之人平日里没有什么事情就不出门,偶然间趁着东风在美好的夜晚外出漫步。高高低低的楼阁仿佛从树梢上飞出来,在月光下,缭绕的香烟缓缓飘来。江上的云彩姿态万千,清澈自然而妩媚动人,竹叶上的露珠悄然无声地滴落,仿佛浩荡的水流倾泻而下。已经惊讶于那千万条柔弱的柳丝低垂的样子,还有一枝残梅斜斜地伸展着。我独自吟诵着清新的诗句,然后自己应和着,杯中的白酒已经喝完了,又有谁能够借给我呢。我并不吝惜青春时光匆匆流逝,只是担心欢乐的意趣会一年比一年减少。自己知道醉酒之后喜欢听那松风的声音,我会选择一片霜林中建造茅屋居住。那大大的饭甑里不停地蒸着像白玉一样的米饭,小小的酒槽里酒已经流空了。饮酒之中的真正滋味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加浓郁,醉后说的那些狂妄的话,醒来后想想都觉得可怕。只应当谢绝宾客,面对妻子儿女,即便倒戴着帽子、散落着玉佩,任凭别人嘲笑谩骂也不在意。

逐句剖析

"幽人无事不出门":我这个幽居之人平日里没有什么事情就不出门,

"偶逐东风转良夜":偶然间趁着东风在美好的夜晚外出漫步。

"参差玉宇飞木末":高高低低的楼阁仿佛从树梢上飞出来,

# 玉宇:指月亮。

"缭绕香烟来月下":在月光下,缭绕的香烟缓缓飘来。

"江云有态清自媚":江上的云彩姿态万千,清澈自然而妩媚动人,

"竹露无声浩如泻":竹叶上的露珠悄然无声地滴落,仿佛浩荡的水流倾泻而下。

"已惊弱柳万丝垂":已经惊讶于那千万条柔弱的柳丝低垂的样子,

"尚有残梅一枝亚":还有一枝残梅斜斜地伸展着。

# 亚:低斜貌。

"清诗独吟还自和":我独自吟诵着清新的诗句,然后自己应和着,

"白酒已尽谁能借":杯中的白酒已经喝完了,又有谁能够借给我呢。

"不辞青春忽忽过":我并不吝惜青春时光匆匆流逝,

"但恐欢意年年谢":只是担心欢乐的意趣会一年比一年减少。

"自知醉耳爱松风":自己知道醉酒之后喜欢听那松风的声音,

"会拣霜林结茅舍":我会选择一片霜林中建造茅屋居住。

"浮浮大甑长炊玉":那大大的饭甑里不停地蒸着像白玉一样的米饭,

# 炊玉:煮白米饭。

"溜溜小槽如压蔗":小小的酒槽里酒已经流空了。

"饮中真味老更浓":饮酒之中的真正滋味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加浓郁,

"醉里狂言醒可怕":醉后说的那些狂妄的话,醒来后想想都觉得可怕。

"闭门谢客对妻子":只应当谢绝宾客,面对妻子儿女,

# 闭门:一作但当。

"倒冠落佩从嘲骂":即便倒戴着帽子、散落着玉佩,任凭别人嘲笑谩骂也不在意。

# 冠落佩: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长篇古体诗。诗人以“幽人”自比,描绘自己偶然在月夜出行所见之景,独自吟诗,饮酒无伴,感慨青春易逝,欢乐不再,既透露出被贬后的孤独、寂寞、失意与无奈,又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复杂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抵达被贬之地黄州。彼时,他寓居于定惠院,与僧人一同食素,平日关闭门户,不与外界往来应酬。初寓居定惠院时创作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诗人以“幽人”自比,点明自己平日里深居简出,形象地展现出诗人被贬后孤寂、幽居的状态。接着描绘所见之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江上的云彩姿态万千,自然清新而妩媚,竹叶上的露珠悄然无声地滴落,如同浩荡的水流倾泻而下,动静结合,细腻地刻画出月夜下景物的优美与宁静。“弱柳”“残梅”等意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交替,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对时光的感慨。第三、四段由景及情,诗人独自吟诵着清新的诗句,体现出无人相伴的孤独。白酒已经喝完却无人可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无奈。“不惜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诗人并非不珍惜青春时光的匆匆流逝,而是担心欢乐的意趣会随着岁月的推移而逐年减少,表达出对人生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诗人知道自己醉酒后喜爱听松风的声音,还设想会选择一片霜林中建造茅屋居住,表现出他对宁静、远离尘世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在现实中被贬的无奈与想要超脱的心境。最后诗人通过“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描绘了生活场景,看似是在描述平凡的生活,实则与前文的孤独、无奈相呼应,进一步体现出诗人生活的平淡与寂寥。诗人感慨饮酒的真正滋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浓郁,但醉后说的那些狂妄的话醒来后却让人害怕,反映出他在现实中的谨慎和对自己言行的反思,也暗示了他因被贬而小心翼翼的心态。“闭门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诗人表示只应当谢绝宾客,与妻子儿女相伴,即使倒戴着帽子、散落着玉佩,任凭别人嘲笑谩骂也不在意,表明他在经历挫折后,选择回归家庭,远离外界的纷扰,同时也有一种对世俗舆论的无奈与超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巫山神女《惜奴娇·显焕明霞》

下一篇:宋·无名氏《九张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