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飞车":我想驾着飞车,
# 飞车:一作“轻舟”。
"东访赤松子":去东方寻访仙人赤松子。
# 赤松子: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后为道家所信奉。
"蓬莱不可到":蓬莱仙境实在难以到达,
# 蓬莱:传说海上有三神山,名为蓬莱、方丈、瀛洲。
"弱水三万里":因为那弱水有三万里之遥。
# 弱水:指西方绝远处。
"不如金山去":不如改去金山,
"清风半帆耳":乘着清风半帆轻快而至。
"中有妙高台":山中妙高台巍然耸立,
"雪峰自孤起":那高耸的雪峰仿佛独自拔地而起。
# 雪:一作“云”。
"仰观初无路":抬头看山势险峻似无路,
"谁信平如砥":谁能信登顶后竟平坦如磨石。
# 砥:磨刀石。
"台中老比丘":高台上一位老僧,
# 比丘:佛教名词,俗称和尚。
"碧眼照窗几":碧绿的眼睛照亮了窗边的桌几。
"巉巉玉为骨":他的骨骼如同玉石般高峻不凡,
"凛凛霜入齿":谈吐似寒霜凛冽入骨。
"机锋不可触":他的机锋锐利让人难以触碰,
# 机锋:佛教名词。指迅疾锐利、不落迹象、含意深刻的语句。
"千偈如翻水":偈语如潮水翻涌不息。
# 偈:经中的唱颂词。
"何须寻德云":何必远寻高僧德云,
# 德云:僧人名。
"即此比丘是":眼前这位比丘就正是。
"长生未暇学":长生不老的法术我还来不及去学习,
"请学长不死":我请求先学习那精神上永不磨灭的境界。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用典:道教“赤松子”“德云”公案并置,直言“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借典故碰撞否定外在追寻,暗合禅宗“即心是佛”思想。白描:“碧眼照窗几”“玉为骨,霜入齿”以冷色调意象白描老僧,不赘饰而神韵自现,刻画超脱尘俗的世外高僧形象。
上一篇:宋·张枢《惜花春起早》
下一篇:宋·宋祁《除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