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wàng

朝代:宋作者:张耒浏览量:3
‌cháng
lín
tuō
wěi
gāo
fēng
wǎn
jiù
cóng
mèng
yún
xián
luò
zhōng
zhōu
shān
duàn
jiàn
lái
hóng
鸿
xíng
yín
sāo
sān
nián
zhé
shì
jiǔ
shuāi
wēng
bǎi
shì
yōng
suì
wǎn
qiú
zhǔ
cóng
lái
tiān
yǒu
qióng
tōng

译文

树林里的叶子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晚开的菊花在旧枝上绽放。梦泽的云层低垂,仿佛要吞没落日,中洲的山峦被云雾隔断,飞鸿从远方归来。我像行吟泽畔的骚客,已被贬谪三年,嗜酒的老人对世事已无心,懒散度日。岁末不必去求问占卜师季主,因为世间自有穷通的道理。

逐句剖析

"长林脱叶委高风":树林里的叶子在秋风中纷纷飘落,

"晚菊依依发旧丛":晚开的菊花在旧枝上绽放。

"梦泽云低衔落日":梦泽的云层低垂,仿佛要吞没落日,

"中洲山断见来鸿":中洲的山峦被云雾隔断,飞鸿从远方归来。

"行吟骚客三年谪":我像行吟泽畔的骚客,已被贬谪三年,

"嗜酒衰翁百事慵":嗜酒的老人对世事已无心,懒散度日。

"岁晚不须求季主":岁末不必去求问占卜师季主,

"从来天理有穷通":因为世间自有穷通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望》是北宋文学家张耒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所见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境遇的感慨。首联诗人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长林中的树叶随风飘落,而晚菊却在旧丛中依依绽放,形成鲜明对比。颔联通过“梦泽云低”和“中洲山断”的描写,诗人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和寂寥之感,同时也增添了一丝诗意和离愁。颈联诗人自称“行吟骚客”,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颓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尾联诗人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人生,认为岁晚之时不需要追求季节的主宰,因为天理自有其恒常的规律。这首诗语言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诗人的心境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长林脱叶委高风,晚菊依依发旧丛。”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长林中的树叶在高风中纷纷飘落,而晚菊则在旧丛中依依绽放。这里的“脱叶”和“依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也透露出生命的顽强。颔联:“梦泽云低衔落日,中洲山断见来鸿。”诗人将视角转向远方,梦泽的云层低垂,仿佛要衔住落日;中洲的山峦被云雾隔断,只能看见南飞的鸿雁。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而深远的意境。颈联:“行吟骚客三年谪,嗜酒衰翁百事慵。”诗人自比“行吟骚客”,表达了自己被贬谪三年的无奈与惆怅。同时,又以“嗜酒衰翁”自嘲,表现出对世事的倦怠和无奈。尾联:“岁晚不须求季主,从来天理有穷通。”诗人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人生的起伏,认为岁末之时无需再去寻求命运的主宰,因为天理自有其穷通之道。这里的“季主”指的是汉代的卜者司马季主,诗人借此表达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原妙《观音大士赞》

下一篇:宋·宋祁《归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