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jiāng
hóng
·
·
liú
shuò
zhāi
yùn

朝代:宋作者:吴文英浏览量:3
chū
yīng
zǎo
hèn
cēn
jiǔ
hái
què
xiào
suí
jié
guò
guì
diāo
bēi
miàn
hán
xiāng
fēng
gòng
fàn
gēn
qiū
xùn
qióng
cuī
zhī
ài
líng
lóng
shāi
yuè
shuǐ
píng
fēng
qiān
zhī
jié
fāng
jǐng
yùn
hán
quán
yàn
shuāng
zhù
chù
wēi
hóng
shī
湿
gòng
píng
huā
suǒ
kàn
shuí
xiān
hǎo
jīn
lián
zuì
chóu
jīn
diàn
rén
shí
suàn
zōng
yóu
yǒu
zhěn
náng
liú
xiāng

译文

露水湿润了刚刚开放的菊花,早早地就留下遗憾、可惜没有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及时欣赏。还不禁嘲笑、茱萸随着重阳节过去而不再被人重视,桂花也凋零失去了光彩。酒杯上面散发着菊花的清寒香气,连蜜蜂也仿佛一同在酒中浮游,篱笆根下秋意渐浓的消息,是蟋蟀催促着织布一般。喜爱那玲珑剔透的样子、月光透过如水的屏风般的菊花枝叶筛落下来,千万枝菊花簇拥在一起。井边传来清幽的韵味,寒泉的流水声仿佛在呜咽。霜落的地方,菊花微微泛红且带着湿润。一起品评菊花并构思诗句,看谁能先想出好的句子。不如用头巾过滤酒汁,连夜畅饮大醉一场,不要担心头上掉落的金钿首饰没有人拾取。想来那过往的踪迹、还有枕囊留存着,这是寄托相思的物品啊。

逐句剖析

"露浥初英":露水湿润了刚刚开放的菊花,

# 浥:湿润,沾湿。

"早遗恨、":早早地就留下遗憾、

"参差九日":可惜没有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及时欣赏。

"还却笑、":还不禁嘲笑、

"萸随节过":茱萸随着重阳节过去而不再被人重视,

# 萸:茱萸。

"桂凋无色":桂花也凋零失去了光彩。

"杯面寒香蜂共泛":酒杯上面散发着菊花的清寒香气,连蜜蜂也仿佛一同在酒中浮游,

"篱根秋讯蛩催织":篱笆根下秋意渐浓的消息,是蟋蟀催促着织布一般。

"爱玲珑、":喜爱那玲珑剔透的样子、

"筛月水屏风":月光透过如水的屏风般的菊花枝叶筛落下来,

"千枝结":千万枝菊花簇拥在一起。

"芳井韵":井边传来清幽的韵味,

"寒泉咽":寒泉的流水声仿佛在呜咽。

"霜著处":霜落的地方,

"微红湿":菊花微微泛红且带着湿润。

"共评花索句":一起品评菊花并构思诗句,

"看谁先得":看谁能先想出好的句子。

"好漉乌巾连夜醉":不如用头巾过滤酒汁,连夜畅饮大醉一场,

# 漉:即用纱布等物滤出液体。

"莫愁金钿无人拾":不要担心头上掉落的金钿首饰没有人拾取。

# 钿: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算遗踪、":想来那过往的踪迹、

"犹有枕囊留":还有枕囊留存着,

"相思物":这是寄托相思的物品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着重描绘菊花,以露水沾湿初放的菊花开篇,既赞美了菊花,又借菊花自比,表达自己如菊般的傲骨,不似茱萸、桂花般媚俗。通过描写杯中的菊香、篱根的秋意等,展现出菊花的美好。下片则写赏菊饮酒的场景,还记述了侑酒佳人,由床头枕边遗留的佳人之物,引发睹物思人之情,增添相思之意,同时紧扣词题。这首词以菊为核心,将对菊花的赞美、自身的品格追求以及相思之情巧妙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词。全词围绕“赋菊”,既细致描绘菊花的形神(色、香、态)与秋日环境,又融入文人赏菊的雅兴与对菊花品格的推崇,借物抒怀,在清幽雅致的意境中,暗含对高洁情怀的向往与对时光、雅趣的珍惜。

2. 写作手法

承上启下:“芳井韵,寒泉咽”承接上片对菊花所处环境等的描写,又开启下文对评花、醉酒等活动的叙述,起到了自然过渡的作用,使上下片内容连贯,结构紧凑。对比:“萸随节过,桂彫无色”,将茱萸随节日过去和菊花的依然绽放、桂花的失去光彩形成对比,突出菊花的独特和坚韧,也暗示时光的流逝。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露浥初英,蚤遗恨、参差九日”紧扣“赋菊”主题,写夜露湿润初放菊花,遗憾未在重阳赏菊,却赞菊傲霜斗雪独自放香,借菊气节表达对其品格的赞赏。“还却笑、萸随节过,桂彫无色”运用对比手法,以茱萸随重阳节过而败落、桂花凋零失色与菊花“宁愿枝头抱香死”的本质对比,明赞菊,暗将菊花作为精神寄托,表明自身如菊的傲骨,不具萸桂的媚俗。“杯面寒香蜂共泛,篱根秋讯蛩催织”描绘秋景,杯中的酒香与菊香混合引蜂飞舞,篱笆下蟋蟀鸣叫暗示秋深,营造出浓郁的秋意氛围。“爱玲珑、筛月水屏风,千枝结”再次聚焦于菊,写水池边用菊花交织成玲珑花屏风,月光透过映出花影,细腻展现出菊花的美丽姿态,表达对菊的喜爱。下片“芳井韵,寒泉咽。霜著处,微红湿”承上启下,描绘水井边、寒泉旁菊花开放之景,经霜菊叶微红湿润,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和层次感。“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描述共同赏菊吟诗、品评优劣并相互比赛作诗的情景,展现出文人雅趣。“好漉乌巾连夜醉,莫愁金钿无人拾”写面对香花、佳人通宵漉酒畅饮,且词人对侑酒佳人表示即便醉酒也能为其拾金钿,体现出一种豪放洒脱。“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则写酒醒后见佳人遗留物件,睹物思人,使情感从赏菊饮酒的欢快转为对佳人的深切相思,情感层次丰富,全词借景、事、物巧妙融合,将对菊的赞美、自身品格追求和相思之情自然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与郑几夫》

下一篇:宋·王质《东流道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