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kāi
sòng
sūn
chéng
zhī
yǒu
lóng
jiàn
dōng
běi
yīn
chéng
jué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3
kuáng
zǒu
yǐng
àn
yōu
yōu
hàn
dàn
chuī
fēng
yuè
qiū
huáng
shòu
wéi
gài
cāng
lóng
chuí
wěi
sòng
xíng
zhōu

译文

狂放的身影在湖边悄然移动,五月的风中,荷花摇曳,竟有了秋日的凉意。你虽身挂黄绶,却并非没有豪迈气概,你看那苍龙垂下尾巴,仿佛在为你的行船送行。

逐句剖析

"狂客走影暗悠悠":狂放的身影在湖边悄然移动,

"菡萏吹风五月秋":五月的风中,荷花摇曳,竟有了秋日的凉意。

"黄绶不为无气概":你虽身挂黄绶,却并非没有豪迈气概,

"苍龙垂尾送行舟":你看那苍龙垂下尾巴,仿佛在为你的行船送行。

# 垂:各本作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新开湖送孙诚之有龙见于东北因成绝句》是北宋诗人秦观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黄绶、苍龙作为诗歌意象,借助“黄绶不为无气概,苍龙垂尾送行舟”的诗句展现出豪迈的气概与情怀,同时描绘了狂放的行人在五月秋风中前行、菡萏花朵随着风儿轻轻摇曳的自然景致。该诗作在《中华通韵》和《平水韵》中都有收录,体现出宋代诗歌韵部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与传承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借狂客在暮色中行走、菡萏在秋风中摇曳的自然景象,以及黄绶象征的气度与苍龙送行的想象意象,写出了送别场景中的豪迈情怀与奇幻氛围。

2. 写作手法

侧面描写:“苍龙垂尾送行舟”,诗句未直接铺陈东北方龙现的具体景象,而是借“苍龙垂尾”的想象之景与“送行舟”的实景结合,通过神龙送行的画面,侧面烘托出东北方向云气蒸腾、似有龙现的壮阔湖光天色,让读者从神龙意象中感知龙现之处的非凡氛围。虚实结合:“苍龙垂尾送行舟”,“行舟”是眼前实景,“苍龙垂尾”是想象的虚景,虚实结合,既展现送别实景,又借神龙意象拓展空间,增添奇幻氛围。

3. 分段赏析

“狂客走影暗悠悠,菡萏吹风五月秋”,前两句描绘送别时的湖上景色。“狂客”指友人孙诚之,他的身影在湖中悠悠移动;“菡萏”即荷花,在风中摇曳,虽是五月却因风吹而带有一丝秋意的清爽。“暗悠悠”写出湖面光影的朦胧与行船的从容,“吹风五月秋”则以荷花与风营造出清凉的氛围,为送别增添了几分诗意。“黄绶不为无气概,苍龙垂尾送行舟”,后两句转向对友人的赞美与奇幻的送别场景。“黄绶”是低级官吏所系的印绶,这里代指友人的官职,即便官位不高,却依然气度不凡;东北方向出现苍龙垂尾的景象,仿佛在为友人的行船送行。“不为无气概”直接赞其品格,“苍龙垂尾”的奇幻描写则赋予送别仪式感与吉祥寓意,既突出了友人的不凡,也寄托了诗人美好的祝愿,让送别之情更显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南轩》

下一篇: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