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huáng
ēn
·
·
wèi
shěn
wáng
shì
qìng
shí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shí
lái
wèi
wèi
yǒu
shì
róng
huá
gèng
cháng
jiǔ
mǎn
chuáng
xuē
luó
liè
ér
sūn
xīn
jīng
shén
hún
shì
西
wáng
yáo
xiǎng
huà
táng
liǎng
háng
hóng
xiù
miào
qīng
yōng
qián
hòu
nán
xiǎo
zhú
chū
lái
wèi
shòu
寿
bǎi
suì
bēi
jiǔ

译文

自古以来,人能活到七十岁就很稀少了,但对于您来说,活到七十岁并非什么特别稀罕的事。您往后还定会长久享受荣华富贵。满床放着象征官职的靴和笏板,您家中儿孙满堂,新媳妇也都侍奉在侧。您精神矍铄,就如同那掌管长生的西王母一般。遥想那装饰华丽的堂屋,两边站着众多年轻女子。她们在您前后簇拥,表演着美妙的舞蹈,唱着清婉的歌曲。家中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出来给您祝寿。每祝祷您活到一百岁,就敬上一杯酒。

逐句剖析

"七十古来稀":自古以来,人能活到七十岁就很稀少了,

# 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其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未为稀有":但对于您来说,活到七十岁并非什么特别稀罕的事。

# 稀有:广信书信本作“希有”,玆从四卷本丙集。

"须是荣华更长久":您往后还定会长久享受荣华富贵。

"满床靴笏":满床放着象征官职的靴和笏板,

# 满床靴笏:指一门多人为官,借喻家门福禄昌盛。《旧唐书·崔义玄传》:“开元中,[崔]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按:笏,古代臣子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制成)

"罗列儿孙新妇":您家中儿孙满堂,新媳妇也都侍奉在侧。

# 新妇:北宋·王彦辅《麈史·卷中·辨误》“今之尊者斥卑者之妇曰新妇,卑对尊称其妻,及妇人凡自称者则亦然。”

"精神浑是个":您精神矍铄,

"西王母":就如同那掌管长生的西王母一般。

# 西王母:宋·李明远《太平广记·卷五十六·〈神仙·西王母〉》引《集仙录》: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生于神州伊川,厥姓侯氏。……周穆王时,命八骏与七华之士,使造父为御,西登崑崙,而宾于王母。穆王持白圭重锦,以为王母寿。 ===============================老师 上面那句注释驳回一下 补浑似:四卷本丙集作「浑是」。

"遥想画堂":遥想那装饰华丽的堂屋,

"两行红袖":两边站着众多年轻女子。

# 红袖:指美女。元稹《遭风》:“唤上驿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尊罍。”

"妙舞清歌拥前后":她们在您前后簇拥,表演着美妙的舞蹈,唱着清婉的歌曲。

# 妙舞清歌:秦观《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一作“妙舞清”。

"大男小女":家中大大小小的孩子们,

"逐个出来为寿":一个个都出来给您祝寿。

# 为寿:祝寿。==========为的拼音是不是wei2

"一个一百岁":每祝祷您活到一百岁,

"一杯酒":就敬上一杯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皇恩・为婶母王氏庆七十》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为了给婶母王氏庆祝七十岁寿辰而作。词的上片先以“七十古来稀”起笔,却又说“未为稀有”,强调婶母的福气,接着描绘婶母家儿孙满堂、荣华富贵的景象,并将婶母比作西王母,夸赞她精神矍铄。下片则想象寿宴上的热闹场景,有众多女子歌舞助兴,儿孙们逐个为婶母祝寿,每祝一次寿就敬一杯酒,表达了对婶母的美好祝愿。这种轻松愉快又不无游戏情调的寿词已经淡化了传统的孝悌人伦的理性色彩,它具有的是与寿祝活动这种社会风俗及创作机制相联系的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和幽默戏谑的特殊美感。全词运用比喻、想象等写作手法,语言通俗流畅,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表达了对婶母的敬爱和祝福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感皇恩・为婶母王氏庆七十》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专为祝贺婶母王氏七十大寿而作。作为宋代的祝寿题材词作,它既展现了传统家族在庆贺寿辰时的礼仪习俗,也体现出文人在应酬场合进行创作的特点,是二者相互融合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祝寿词。介绍了为婶母王氏庆祝七十岁寿辰的情景,描绘了婶母家儿孙满堂、荣华富贵的景象以及寿宴上热闹欢快的场面,表达了对婶母的敬爱和美好祝愿。

2. 写作手法

化用:“七十古来稀”化用杜甫《曲江二首》中“人生七十古来稀”一句,既点明婶母七十寿辰这一背景,又以经典名句增强表达的厚重感,开篇便奠定对高龄寿辰的重视与赞叹基调。铺陈:下片“遥想画堂,两行红袖。妙舞清歌拥前后。大男小女,逐个出来为寿”通过层层铺陈,先写画堂中歌舞女子的簇拥,再描儿孙依次祝寿的场景,细致展现了寿宴的热闹排场与家族的和睦温情,让喜庆氛围渐次浓厚,为末句的祝福做了充分铺垫。比喻:“精神浑是个,西王母”以神话中象征长生不老、福泽深厚的西王母作比,将婶母的精神状态比作西王母般矍铄康健,既夸赞了婶母的活力,又寄托了对其长寿的美好祝愿,形象鲜明且富有文化内涵。用典:“满床靴笏”运用典故,“靴”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靴,“笏”是官员朝见君主时手持的记事板,二者都是古代官员身份与权力的标志性物品。此处以“满床”这一极具画面感的描述,形容王氏家族中为官者数量之多,连摆放靴笏的床榻都被堆满,生动展现出家族人丁兴旺、仕途顺遂的昌盛景象,暗含对家族地位与声望的赞誉。

3. 分段赏析

上片“七十古来稀,未为稀有”,开篇引用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却又说“未为稀有”,起笔不凡,既突出了七十岁高龄的难得,又强调了婶母的福气,与众不同。“须是荣华更长久”,表达了希望婶母的荣华富贵能够更加长久的美好愿望,体现出对婶母的真挚祝福。“满床靴笏,罗列儿孙新妇”,描绘了婶母家儿孙满堂、人丁兴旺的景象,“满床靴笏”形容家中子孙多在朝为官,家业兴盛,展现出婶母家的荣华富贵。“精神浑是个,西王母”,将婶母比作西王母,西王母在神话中是长生不老的象征,生动地表现出婶母精神良好的状态,表达了对婶母的赞美和祝福。下片“遥想画堂,两行红袖。妙舞清歌拥前后”,通过想象描绘了寿宴上的热闹场景,画堂之上,众多女子穿着红色衣袖的衣服,在前后簇拥着表演美妙的舞蹈,唱着清婉的歌曲,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大男小女,逐个出来为寿”,描写了家中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一个个出来给婶母祝寿的情景,体现出家庭的和睦与温馨。“一个一百岁,一杯酒”,每有一个孩子祝婶母活到一百岁,就敬上一杯酒,表达了对婶母长寿的美好祝愿,将寿宴的欢乐氛围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廖行之《点绛唇·玉树芝兰》

下一篇:宋·辛弃疾《浣溪沙·总把平生入醉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