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mèi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lǎo
bìng
kān
suì
yuè
qīn
shà
shí
guāng
jǐng
zhí
qiān
jīn
shēng
shān
zhài
bǎi
yào
nán
zhì
shū
shǐ
yín
suí
qiǎo
zhuō
rèn
chén
rén
tóng
chù
miàn
xīn
fáng
jiù
shì
cóng
tóu
yào
xiě
xíng
cáng
xiào
lín

译文

年老多病,怎堪忍受岁月的侵蚀。转瞬即逝的片刻光景,珍贵如千金。一生不曾辜负对山水自然的眷恋,却难用百药治愈沉迷典籍的痴狂。任凭命运或机巧或笨拙随波浮沉。世人虽面貌各异,却难有心志相通之人。不妨将往事从头记下,将生平经历写入《笑林》供人谈笑。

逐句剖析

"老病那堪岁月侵":年老多病,怎堪忍受岁月的侵蚀。

# 老病那堪岁月侵:言人到老病之时,尤觉光景之珍贵。

"霎时光景值千金":转瞬即逝的片刻光景,珍贵如千金。

# 霎时光景值千金:极言时间之珍贵。光景:景同“影”,本指日月之光辉,后即指时光、光阴。苏轼《春宵》诗:“春宵一刻值千金。”

"一生不负溪山债":一生不曾辜负对山水自然的眷恋,

# 一生不负溪山债:谓一生惟好二事:游山玩水,读书研史。不负溪山债:不欠山水的债,意谓遍游名山胜水。

"百药难治书史淫":却难用百药治愈沉迷典籍的痴狂。

# 书史淫:嗜书入迷。《晋书·皇甫谧传》:“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人谓之书淫。”

"随巧拙":任凭命运或机巧或笨拙

# 随巧拙:“随巧拙”三句:言俗人随机应变,逐波沉浮,心地难测。

"任浮沈":随波浮沉。

"人无同处面如心":世人虽面貌各异,却难有心志相通之人。

# 面如心:《左传·襄公十三年》记子产的话:“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不妨旧事从头记":不妨将往事从头记下,

# 不妨旧事从头记:如为他们写生平行状,大可归入《笑林》一类。

"要写行藏入笑林":将生平经历写入《笑林》供人谈笑。

# 笑林:专写笑话的书。后汉、唐、宋三代都有《笑林》,现仅存后汉邯郸淳所撰《笑林》三卷中的一卷。,行藏:本意为出仕和退隐,后亦泛指生平行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不寐》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围绕“不寐之思”展开创作。上片之中,词人直抒胸臆,袒露心志。一句“一生不负溪山债”,表述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仿若信手拈来,尽显天然妙语之魅力,足见词人文字功底之深厚。下片则视角一转,由自身延伸至他人,着重刻画庸常之人的世态万象。结尾之韵,以诙谐幽默的口吻,带着辛辣的嘲讽意味,笔力如刀,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当时政坛上春风得意的庸人的丑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约作于庆元中辛弃疾闲居瓢泉之时。彼时辛弃疾被弹劾落职,无奈远离官场,蛰居在瓢泉这片山水之间。词写不寐之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不寐之思的词。以诙谐戏谑的口吻,表现词人一生的不遇。带着辛辣的嘲讽意味,笔力如刀,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当时政坛上春风得意的庸人的丑态。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上片词人通过“一生不负溪山债”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情志,毫不隐晦地袒露内心对溪山的情感,这种直接的情感抒发让读者能迅速捕捉到词人彼时的心境,感受到其情感的真挚与强烈。对比:下片将自身的境遇与心态和庸常之人的世态万象相对比。词人自身虽历经坎坷、壮志难酬,却坚守自我;而庸常之人在官场或世俗中得意忘形。两者一正一反,相互映衬,更鲜明地突出了词人的高洁品格以及对庸人丑态的批判,强化了情感表达与主题呈现。

3. 分段赏析

此词上片为词人自我抒怀。开篇首韵,既点明主题,又展现出他因年老多病,愈发珍视时光,可时光的无情流逝,又徒增了他的衰老与病痛。这般心境,是典型的老年人心态,“那堪”一词,用得沉痛,尽显内心的无奈与悲凉。第二韵,对仗精巧,勾勒出词人一生怀才不遇的经历,却以一种风流高雅的格调呈现,显得从容淡定。“一生”句尤为精妙,脱口而出,却趣味横生,生动且富有韵味。下片笔锋一转,聚焦庸人丑态,潜意识里有着拿他们与自己对比的意味。过片先用两个表意侧重一方的短句,直白地表达出对庸人的不屑。“巧拙”侧重庸人的巧言令色,“浮沉”侧重庸人的得意之态,而“随”与“任”二字,则有着任凭那些见风使舵之人凭借巧佞得意的意味。实际上,词人心中对他们的鄙夷已在悄然积聚。他引用典故,试图强行化解心中郁愤,称世间人的性情,如同他们的容貌,千差万别,无法也不必强求一致。可这并非是在客观评价世人个性差异,重点在于表明庸人的机巧,就如同自己的刚正一样,难以改变。他甚至想着,不妨将这些庸人的生平所为细细回忆,纳入前人所著的丑人丑事讽刺小品集——《笑林》之中。

4. 作品点评

《鹧鸪天·不寐》这首词用语简洁明快,字里行间妙趣横生。词人以诙谐调侃之语,道尽自己一生怀才不遇的境遇。同时,又以犀利辛辣的笔触,将彼时政坛上那些春风得意的庸人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尽显其丑恶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全首无“不寐”意,其题恐衍。

近现代吴则虞《辛弃疾词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惟一《颂古》

下一篇:宋·唐弼《三洲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