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杏金黄小麦熟":金黄的杏子熟了,小麦也成熟了,
"堕巢乳鹊拳新竹":巢中幼鹊跌落,新竹如同拳头般卷曲。
"故将俗物恼幽人":这些世俗的事物打扰了隐士的清静,
"细马红妆满山谷":山谷中满是骑着细马的盛装女子。
"提壶劝酒意虽重":提着酒壶劝酒,情意深厚,
"杜鹃催归声更速":但杜鹃的啼叫声却催促人们更快归去。
"酒阑人散却关门":酒宴结束,人们散去,关上门,
"寂历斜阳挂疏木":寂静中只有斜阳挂在稀疏的树枝上。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白描:以“大杏金黄小麦熟”简洁描绘夏季丰收的景象,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借景抒情:通过“堕巢乳鹊拳新竹”等田园风光,抒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对比:以“俗物恼幽人”与“细马红妆满山谷”对比,突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拟人:以“杜鹃催归声更速”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借代:以“细马红妆”借代宴饮的场景,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动静结合:以“堕巢乳鹊拳新竹”的动景与“酒阑人散却关门”的静景结合,营造出田园生活的生机与宁静。
上一篇: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白玉蟾《秋宵辞(其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