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shì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huà
sǔn
héng
jiāng
zài
yóu
lǎo
tiào
jiàn
shí
qīng
ōu
liú
nián
wèi
kěn
dōng
liú
huáng
biān
chàng
wàng
bái
yún
xiāng
yǒu
wēn
róu
wǎn
huí
shuāng
bìn
jiào
xiū

译文

画有隼鸟的船横过江面,我欣喜能再次游览。老鱼似乎认识我,听到歌声跳出栏杆。时光啊,我不愿让你白白流逝。篱边的黄菊没有让我产生怅惘之情,那白云之乡有着温柔的美好。我要努力挽回这斑白的鬓发,不让岁月空度。

逐句剖析

"画隼横江喜再游":画有隼鸟的船横过江面,我欣喜能再次游览。

# 画隼:外型像隼一样的游船。隼,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

"老鱼跳槛识清讴":老鱼似乎认识我,听到歌声跳出栏杆。

# 清讴:清亮的歌声。

"流年未肯付东流":时光啊,我不愿让你白白流逝。

# 东流:向东流去的水。,流年:如水般流逝的光阴。

"黄菊篱边无怅望":篱边的黄菊没有让我产生怅惘之情,

# 怅望:失意地望着天空。

"白云乡里有温柔":那白云之乡有着温柔的美好。

# 温柔:即温柔乡。,白云乡:借指仙境。

"挽回霜鬓莫教休":我要努力挽回这斑白的鬓发,不让岁月空度。

# 霜鬓:发白的鬓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即事》是苏轼的一首记游词。词中通过描写出游时的所见所闻,如江上的画船、跳跃的老鱼、篱边的黄菊等,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词风格明快,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的豁达胸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老鱼跳槛识清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鱼以人的情感和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鱼跃出水面的情景,增添了趣味性。对比:“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中,将现实中篱边黄菊的景象与想象中白云乡里的温柔进行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追求和感慨。用典:“老鱼跳槛”化用《庄子·逍遥游》中“鱼乐”典故,赋予自然以人格化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舟行》

下一篇:宋·吕渭老《伤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