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帆挂西风":西风吹动远行的船帆,
"别泪滴清颍":离别的泪水滴落清颍河中。
"留连知无益":明知留恋无用,
"惜此须臾景":仍贪恋这最后的相聚时光。
"我生三度别":我此生经历过三次离别,
"此别尤酸冷":这一次最是心酸彻骨。
"念子似先君":你像我的先父,
"木讷刚且静":看似沉默寡言,实则刚毅沉稳。
"寡词真吉人":话少却是福厚之人,
"介石乃机警":如磐石般坚定又机敏。
"至今天下士":如今天下才士中,
"去莫如子猛":无人比你更果敢决绝。
"嗟我久病狂":可叹我疯癫半生,
"意行无坎井":行事莽撞却未坠深渊。
"有如醉且坠":像醉汉险些跌落,
"幸未伤辄醒":幸而及时清醒未受伤。
"从今得闲暇":从今往后得闲独坐,
"默坐消日永":默默打发漫长光阴。
"作诗解子忧":写诗为你排解愁绪,
"持用日三省":也当作每日自我反省。
"近别不改容":短别时尚能强颜欢笑,
"远别涕沾胸":远别时泪水湿透衣襟。
"咫尺不相见":近在咫尺不得相见,
"实与千里同":与相隔千里并无两样。
"人生无离别":若人生没有离别,
"谁知恩爱重":谁又能懂得情谊的珍贵。
"始我来宛丘":当初我到宛丘时,
"牵衣舞儿童":孩童牵着衣角欢舞相迎。
"便知有此恨":早知会有今日离恨,
"留我过秋风":才留我共度秋风时节。
"秋风亦已过":如今秋风已逝,
"别恨终无穷":离愁却永无尽头。
"问我何年归":你问我何时归来,
"我言岁在东":我只说“岁月流转自有时”。
"离合既循环":聚散本是轮回,
"忧喜迭相攻":聚散本是轮回。
"悟此长太息":想通此理长叹一声,
"我生如飞蓬":此生如飞蓬漂泊无定。
# 飞蓬:象征苏东坡的一生。
"多忧发早白":愁思催白头发,
"不见六一翁":再也见不到欧阳修那样的贤者。
# 六一翁:指的是六一居士欧阳修。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这里用了意象描写。征帆和西风形成自然景象,别泪和清颍(可能指清水)则表达了情感,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对比:“留连知无益,惜此须臾景。”这里运用了对比,明知留连无益却仍珍惜短暂时刻,表现出内心的挣扎。比喻:“念子似先君,木讷刚且静。”这里为比喻,将对方比作先君,突出其性格特点。双关:“寡词真吉人,介石乃机警。”中“介石”为双关,既指坚硬如石,又暗指机警。白描:“从今得闲暇,默坐消日永。”这里为白描,直接描述未来的生活状态,表现无奈或释然。用典:“作诗解子忧,持用日三省。”用典,日三省出自《论语》,表自我反省,此处用于解忧。象征:“问我何年归,我言岁在东。”象征手法,岁在东可能指时间漫长或方向的不确定。反问:“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通过假设没有离别,强调恩爱的重要性。
上一篇:宋·范成大《鞓红》
下一篇:宋·释祖钦《偈颂七十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