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nán
·
·
xián
yàn

朝代:唐作者:牛峤浏览量:1
xián
yàn
fēi
dào
huà
táng
qián
zhàn
xìng
liáng
ān
wěn
chù
qīng
wéi
yǒu
zhǔ
rén
lián
kān
xiàn
hǎo
yīn
yuán

译文

衔着泥土的燕子,飞到装饰华丽的大堂前。占据着梁间安稳的地方,体态轻盈只有主人怜爱,好姻缘可堪羡慕。

逐句剖析

"衔泥燕":衔着泥土的燕子,

# 衔泥燕:燕子衔泥是为筑巢。衔,一作“忆”。

"飞到画堂前":飞到装饰华丽的大堂前。

"占得杏梁安稳处":占据着梁间安稳的地方,

# 杏梁:用杏树所做的屋梁,泛指优质木材所做的梁柱。,占得:占据。

"体轻唯有主人怜":体态轻盈只有主人怜爱,

# 怜:怜爱。

"堪羡好因缘":好姻缘可堪羡慕。

# 因缘:指双燕美好的结合。,堪羡:可羡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江南·衔泥燕》是唐末五代词人牛峤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暮春三月草木葱茏、繁花盛开的时节,一双燕子穿梭衔泥筑巢的忙碌情景,借燕喻人,由春燕筑巢的温馨景象引出女主人公对美满爱情的向往。全词将燕子筑巢的过程写得形神毕肖,含蓄蕴藉,情致深婉,语言通俗质朴,情感真切自然,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全词以灵动的笔触勾勒春景燕态,于寻常物象中寄寓深婉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前蜀词人

牛峤(?~?),五代前蜀词人。字松卿,一字延峰,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唐宰相牛僧孺之孙,乾符进士,历拾遗、补阙、校书郎。王建镇蜀,召为判官,官至给事中。牛峤诗学李贺,博学善文,当时以歌诗著名,有《牛峤歌诗》3卷,已佚。其词善制小令,多写闺情,风格与温庭筠相近;间写边塞凄寒,寄托兴亡,具有清俊之致。作品收入《花间集》。王国维辑有《牛给事词》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游岳麓寺》是明代李东阳所作的一首词。他在游历岳麓寺时,被眼前的景色所触动,借景抒情创作了此诗。他可能是在某次出行或任职途中经过岳麓寺,在游览寺庙、欣赏周边风景的过程中,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牛峤于唐僖宗乾符五年(878)考中进士,然而仅仅两年后,黄巢起义爆发,起义军攻破长安,社会陷入动荡不安。到了光启二年(886),为躲避襄王李煴之乱,牛峤被迫离开家乡,开始了漂泊生涯。他先是流落吴越之地,后又寄寓巴蜀。在那段日子里,他的生活如同渡口随风狂舞的杨花,居无定所、四处飘零。正是在这样的境遇下,牛峤创作了这首词,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词,描绘暮春燕子衔泥筑巢场景,体现独居闺中女子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向往,以及孤独哀怨。全词仅二十七个字,却形神兼备、含蓄动人,语言通俗真挚,借物咏怀手法精妙。

2. 写作手法

对比:通过燕子双宿双飞、“安稳处”的恩爱情态,与闺中女子“形单影只的孤独处境形成鲜明对比。燕子的“有人怜”与女子的无人疼惜,燕子的“好因缘”与女子的情感缺失,在对比中强化了女主人公对自身命运的哀婉与对燕鸟的艳羡,含蓄传递怨情而不直白。反衬:全词以燕子为载体,通过描绘其“衔泥筑巢”“占得杏梁安稳处”的顺遂境遇,暗寓闺中女子对自身孤独处境的伤神与对美满情感的向往。如“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表面写燕子受主人怜爱、得享“好因缘”,实则反衬女主人公形单影只、无人疼惜的孤寂,将对燕子的歆羡转化为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感慨,达到“咏物而不滞于物”的境界。

3. 分段赏析

上片:“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上片以动态笔触勾勒春燕筑巢的全过程。起句“衔泥燕”直点题旨,一个“衔”字便见燕子穿梭檐下的忙碌之态;“飞到画堂前”以“飞”字串联空间转换,将镜头从户外春色拉至堂前实景;“占得杏梁安稳处”的“占”字尤见巧思,既写燕子选定杏木梁间筑巢的机敏,亦暗含对安稳巢穴的珍视。三句以“衔—飞—占”三个连续动作,一气呵成地描绘出双燕在暮春繁花中筑巢安家的图景,画面灵动鲜活,既暗合“画堂”“杏梁”的雅致环境,又为下片借燕喻人埋下伏笔。下片:“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下片笔锋一转,从咏燕过渡到闺中女子的内心独白。“体轻”既写燕子身形轻盈,亦暗喻女子自伤纤弱之态;“唯有主人怜”以燕子得主人爱惜,反衬女子独居深闺、无人怜惜的孤寂。结句“堪羡好因缘”直抒胸臆,“羡”字道尽女子对双燕双宿双飞的艳羡:春燕能于杏梁间成就“安稳处”,而自己却形单影只,徒叹姻缘难觅。词人以“好因缘”三字收束,将燕子的美满与女子的怅惘形成鲜明对照,借物喻情的手法含蓄深婉,既保留民间词的直白真挚,又以“画堂”“杏梁”等意象增添文人词的雅致,于通俗中见情致,将闺怨之情融入春景燕态,读来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形神兼备、含蓄深婉,情致绵长。语言通俗质朴,感情真挚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越王”九字,风流悲壮。

清陈廷焯《云韶集》

# 松卿词笔在《花间》亦属中流,但时有隽语。如此词“越王宫殿”一语,不悲而神伤,自饶名贵。

近代李冰若《栩庄漫记》

# 《江城子》“鵁鶄飞起”一阕之怀古,其韵味风格,拟之“金锁重门”一调,何多让焉。

近代姜方锬《蜀词人评传》

# 牛峤《望江南》,一咏燕,一咏鸳鸯,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者也。词家当法此。

宋姜夔《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

# 现成。

明茅暎《词的》卷一

# 此二首乃借咏物以写闺人之怨情。前首羡燕子得人怜而安稳住在杏梁,以见人之不如燕。后首骂“薄情郎”不及被上所绣之鸳鸯,两两交颈不相离也。凡咏物之词,非专止描写物态,必须寄托人情。此二词,前三句皆写物态,两尾句点明人情。词家论咏物有“不粘不脱”之说。此二首前三句,不脱也,后一句,不粘也。

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 对句易于言景,难于言情。且放开则中多迂滥,收整则结无意绪,对句要非死句也。牛峤之《望江南》:“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其下可直接“全胜薄情郎”,此即救尾对也。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上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相逢行二首·其一》

下一篇: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