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泥燕":衔着泥土的燕子,
# 衔泥燕:燕子衔泥是为筑巢。衔,一作“忆”。
"飞到画堂前":飞到装饰华丽的大堂前。
"占得杏梁安稳处":占据着梁间安稳的地方,
# 杏梁:用杏树所做的屋梁,泛指优质木材所做的梁柱。,占得:占据。
"体轻唯有主人怜":体态轻盈只有主人怜爱,
# 怜:怜爱。
"堪羡好因缘":好姻缘可堪羡慕。
# 因缘:指双燕美好的结合。,堪羡:可羡慕。
五代前蜀词人
牛峤(?~?),五代前蜀词人。字松卿,一字延峰,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唐宰相牛僧孺之孙,乾符进士,历拾遗、补阙、校书郎。王建镇蜀,召为判官,官至给事中。牛峤诗学李贺,博学善文,当时以歌诗著名,有《牛峤歌诗》3卷,已佚。其词善制小令,多写闺情,风格与温庭筠相近;间写边塞凄寒,寄托兴亡,具有清俊之致。作品收入《花间集》。王国维辑有《牛给事词》1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以燕子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燕子衔泥筑巢、占据安稳之所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词人描绘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表面上是在写燕子找到了安稳的栖息之所,还得到主人的怜爱。但实际上,词人是借燕子这一物象,抒发自己内心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与羡慕之情。
3. 分段赏析
上阕:描绘了燕子衔泥筑巢的生动场景。“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开篇便点明主体是衔泥的燕子,“飞到画堂前”则展现出燕子飞行的动态,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之中。“占得杏梁安稳处”,进一步描写燕子找到了一个安稳的栖息之所,“杏梁”给人一种精致、美好的感觉,衬托出燕子处境的优越。这三句以动态咏物,“衔”“飞”“占”三个动作一气呵成,完整地呈现了燕子筑巢的过程,让读者仿佛能看到燕子忙碌的身影。下阕:由燕及人,抒发了闺中思妇的感叹。“体轻唯有主人怜”,强调燕子身体轻盈,惹人怜惜。这里的“主人”可能是屋子的主人,也可能是词人将自己代入其中,表达出对燕子的喜爱。“堪羡好因缘”,直接抒发了词人对燕子的羡慕之情。女主人公看到结伴而飞的燕子,它们双宿双飞的恩爱情态令她心生羡慕。而自己却形单影只,无人怜爱,这种对比更凸显出她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4. 作品点评
这首仅有二十七个字的小词,却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其情感深隐含蓄,极富情致。词的语言质朴平实,通俗易懂,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读者在简单的词句中,真切地感受到词人细腻的情感。
# 牛峤《望江南》,一咏燕,一咏鸳鸯,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者也。词家当法此。
宋姜夔《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
# 现成。
明茅暎《词的》卷一
# 对句易于言景,难于言情。且放开则中多迂滥,收整则结无意绪,对句要非死句也。牛峤之《望江南》:“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其下可直接“全胜薄情郎”,此即救尾对也。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上卷
# 此二首乃借咏物以写闺人之怨情。前首羡燕子得人怜而安稳住在杏梁,以见人之不如燕。后首骂“薄情郎”不及被上所绣之鸳鸯,两两交颈不相离也。凡咏物之词,非专止描写物态,必须寄托人情。此二词,前三句皆写物态,两尾句点明人情。词家论咏物有“不粘不脱”之说。此二首前三句,不脱也,后一句,不粘也。
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上一篇:唐·白居易《齐物二首》
下一篇: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