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裙香暖金泥凤":舞裙上弥漫着浓浓的暖香,金泥印成欲飞的凤凰,
# 金泥凤:用金粉涂印的凤凰图案。金泥,即泥金,以金粉饰物。
"画梁语燕惊残梦":梁上春燕轻声的细语,又惊醒了一场未做完的美梦。
"门外柳花飞":门外只有柳絮在漫天飞舞,
"玉郎犹未归":玉郎仍还未回归故乡。
# 玉郎: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爱称。
"愁匀红粉泪":含愁重匀胭脂粉黛,却愁泪珠千行怎么抹去,
"眉剪春山翠":紧锁的双眉凝着深深的翠绿,好似远处春山一样。
"何处是辽阳":那辽阳到底远在何处,
# 辽阳:地名,在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这里代指玉郎征戍之地。
"锦屏春昼长":锦绣屏风里的春天怎的如此漫长啊。
五代前蜀词人
牛峤(?~?),五代前蜀词人。字松卿,一字延峰,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唐宰相牛僧孺之孙,乾符进士,历拾遗、补阙、校书郎。王建镇蜀,召为判官,官至给事中。牛峤诗学李贺,博学善文,当时以歌诗著名,有《牛峤歌诗》3卷,已佚。其词善制小令,多写闺情,风格与温庭筠相近;间写边塞凄寒,寄托兴亡,具有清俊之致。作品收入《花间集》。王国维辑有《牛给事词》1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词。词中先写女主人公的外貌,再写其情感心境,委婉表达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相思之情,以及闺中哀怨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眉剪春山翠”句,巧用《西京杂记》中卓文君“眉山如望远山”的典故。该典故原意是形容卓文君眉形秀美,宛如远眺的青山。作者在此处化用此典,将女子的眉形描绘为精心修剪成春山之状,既展现出女子妆容的精致,又借典故含蓄表达其容貌姣好,同时暗含女子对自身形象的在意,衬托出她等待玉郎归来时的复杂心绪。欲扬先抑:“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先扬,描绘舞裙华贵、燕语轻柔,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紧接着“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急转直下,柳花纷飞触发愁绪,点出女子独守空闺、盼君不归的失落,欲扬后抑,强烈凸显出女子内心的哀怨与孤寂。
3.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描绘女主人公的精美服饰。她身着舞裙,由此可知其舞妓身份。“香”与“暖”突出舞裙质地精良,“金泥凤”则展现舞裙的华丽精美,描写生动鲜活。从如此精美的服饰,不难想象穿戴者的美貌。第二句写女主人公从梦中惊醒。称梦为“残梦”,意味着梦未完整呈现。至于梦境内容,结合全词便能知晓。好梦正酣却被梁间燕子的啼叫声打断,她心中的懊恼与埋怨可想而知。画梁上燕子的呢喃私语,更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形单影只。梦醒之后,周遭一切并未改变:门外柳絮纷纷扬扬地飞舞,而她思念的“玉郎”依旧没有归来。柳花纷飞暗示此时正值春天,同时也微妙地展现出女主人公刚从残梦中苏醒时,那种神情恍惚、思绪缥缈的状态。“犹”字隐隐流露出一丝埋怨之意。下片首句紧承上片末句的情感脉络。“匀”字一方面说明她没有放声痛哭,而是默默垂泪,将内心的痛苦强行压抑,这种有苦却不得不吞咽、不得不忍耐的情形,更凸显出她的悲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她对自身容貌的在意,所以第二句接着描写她的眉妆:“眉剪春山翠”,意思是她将双眉修剪描绘成春山的形状,此句暗中化用了《西京杂记》中卓文君“眉山如望远山”的典故。第三句“何处是辽阳”,明确点出“玉郎”的所在之地。这个问句里,既饱含着对“玉郎”深切的思念与向往,又渗透着无尽的哀怨和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这实际上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此以“锦屏春昼长”作结。“长”字既是对春日白昼漫长的客观描写,也是对女主人公百无聊赖、度日如年心理状态的生动刻画。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特色是欲扬先抑,声情顿挫。原重点在于描写女主人公的闺中哀怨以及对丈夫的相思之情,但却先写服饰之精美,以及梦境,将女主人公放在美梦中,再打破美梦,增显离别相思之苦。此词语言俊丽,形象鲜明,曲折传情。下片又写女主人公的愁苦,却仍然涂抹胭脂整妆期待,使主人公凄清的内心世界,于纸上徘徊重现,更显幽怨。结尾更是从内心迸发出“何处是辽阳?”的感慨,玉郎何时归来,自己一直痴心等待。这首词描景写人,细腻柔和,宛转多姿,表现了晚唐五代的词风。
# 牛峤《菩萨蛮》词,章法绝妙。‘惊残梦’一句以下,纯是梦境,章法似《西洲曲》。
清张惠言《张惠言词选》
# 晚唐五代之际,神州云扰,忧时之彦,陆沉其间,既谠论之不客,藉俳语以自晦,其心良苦。此词哀思绮恨,殆与温飞卿《菩萨蛮》词略同。乃感士之不遇,兼怀君国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此首,首句形容服饰之盛,次句言燕语惊梦。以下言梦醒凝望,柳花乱飞,遂忆及远人未归。换头,言勉强梳洗,愁终难释。“何处”两句,更念及远人所在之处,愈增相思;相思无已,故倍觉春昼之长。写来声情顿挫,自臻妙境。
不详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 温丽芊绵,飞卿流亚。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
# 松卿《菩萨蛮》“舞裙香软”一首,词意明晰,层次井然。盖首句形容服饰之丽,次句燕语惊梦,以下由梦醒凝望而见柳花,次联忆远人之未归,因而念及远人所在之地,愈增相思,倍觉春昼之长也。全词流丽动人。而皋文《词选》云:“惊残梦一点,以下纯是梦境。”不知其如何推测为此语也。
清李冰若《栩庄漫记》
# 通首音节天然合拍,“剪”字妙。
清陈廷焯《云韶集》
上一篇:唐·周濆《山下水》
下一篇:唐·张仲素《太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