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绣被":红色的绣被上,
# 红绣被:红绣被二句:写红绣被上成双成对的鸳鸯图案。
"两两间鸳鸯":成双成对地分布着鸳鸯的图案。
"不是鸟中偏爱尔":不过我在鸟中偏爱鸳鸯,
# 尔:这里指鸳鸯。林大椿《唐五代词》作“你”。
"为缘交颈睡南塘":是因为看到你们在南面的池塘交颈而眠。
# 南塘:汤评本、合璧本作“南唐”。,交颈:颈与颈相互依摩。多为雌雄动物之间的一种亲昵表示。《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比喻夫妻恩爱,男女亲昵。《艺文类聚》引后汉张纮《瑰材枕赋》:“有若孤雌之无味,或效鸳鸯之交颈。”唐王氏妇《与李章武赠答诗》:“鸳鸯绮,知结几千丝。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缘:因。正本作“绿”,误。
"全胜薄情郎":全胜过了那负心的薄情郎。
# 薄情郎:唐苏拯《寄远》:“若能侵鬓色,先染薄情郎。”
五代前蜀词人
牛峤(?~?),五代前蜀词人。字松卿,一字延峰,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唐宰相牛僧孺之孙,乾符进士,历拾遗、补阙、校书郎。王建镇蜀,召为判官,官至给事中。牛峤诗学李贺,博学善文,当时以歌诗著名,有《牛峤歌诗》3卷,已佚。其词善制小令,多写闺情,风格与温庭筠相近;间写边塞凄寒,寄托兴亡,具有清俊之致。作品收入《花间集》。王国维辑有《牛给事词》1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作者借对鸳鸯的咏叹与艳羡之情,深刻地表露了内心深处对那位“薄情郎”既眷恋又怨恨的复杂情感。
2.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红绣被”开门见山,点明抒情载体。红绣被是古代女子常用的贴身之物,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本身便暗含温暖、亲密的情感意味,为全词奠定了柔婉的基调。次句“两两间鸳鸯”承接上文,具体描绘绣被上的图案,一对对鸳鸯相互依偎。“两两”强调成双成对的状态,与后文“交颈睡南塘”的细节呼应,既写出绣被的精美,又以鸟儿的亲密相伴暗示女子对美好情感的期待。下片首句“不是鸟中偏爱尔”以否定句式转折,看似否定“偏爱”,实则强化情感。“鸟中”将鸳鸯置于众鸟之中,“偏”字突出其特殊性,引发读者好奇:为何独独喜爱鸳鸯?次句“为缘交颈睡南塘”给出答案。“交颈”是鸳鸯的亲密姿态,古人常以此象征夫妻或恋人相依相偎;“睡南塘”则以具体的生活场景让画面更生动真实。这一细节不仅解释了喜爱鸳鸯的原因,更以鸟儿的自然亲昵反衬人间情感的缺失。末句“全胜薄情郎”直抒胸臆,将鸳鸯与“薄情郎”形成鲜明对比。在女子心中,连成双成对的鸳鸯都比负心的男子更值得信赖,它们尚且能“交颈共眠”,而某些男子却薄情寡义。此句以通俗直白的语言,道尽女子对真挚爱情的渴望与对负心人的失望,情感强烈而真挚。
# 姜夔云《白石词》:牛峤《望江南》,一咏燕,一咏鸳鸯,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者也。词家当法此。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
# 现成。
明茅映《词的》卷一
# 对句易于言景,难于言情。且放开则中多迂滥,收整则结无意绪,对句要非死句也。牛峤之《望江南》:“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其下可直接“全胜薄情郎”,此即救尾对也。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上卷
# 此二首乃借咏物以写闺人之怨情。前首羡燕子得人怜而安稳住在杏梁,以见人之不如燕。后首骂“薄情郎”不及被上所绣之鸳鸯,两两交颈不相离也。凡咏物之词,非专止描写物态,必须寄托人情。此二词,前三句皆写物态,两尾句点明人情。词家论咏物有“不粘不脱”之说。此二首前三句,不脱也,后一句,不粘也。
现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 此二首皆非咏物之作。前首借燕以美所托之得人,此首借鸳鸯以喻遇人之不淑,文义甚明;而白石竟以为咏二鸟之作,可云大谬。试思咏物如此,技已堪怜;况所谓鸳鸯,乃被上所绣之鸳鸯耳,更何得视为咏物?不意大家持论,亦有未达。
现代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
上一篇:唐·刘商《题黄陂夫人祠》
下一篇:唐·秦韬玉《织锦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