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种相思千种恨":我有百种相思千种怨恨的情绪,
"早是伤春":早有那伤春情绪,
# 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那更春醪困":无奈那春醪更使我苦闷。
# 春醪:醪(láo),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那:无奈,奈何。
"薄幸辜人终不愤":负心的人让我不满。
# 不愤:不服气,妒忌。,薄幸:薄情,负心。
"何时枕畔分明问":什么时候才能在枕畔问个明白?
"懊恼风流心一寸":悔恨情爱使我身心俱疲,
# 心一寸: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懊恼:悔恨。
"强醉偷眠":灌醉自己强行入睡,
"也即依前闷":也还是像之前那样苦闷。
# 依前:照旧,仍旧。
"此意为君君不信":这番心意是为你,你却不信。
"泪珠滴尽愁难尽":泪流尽了,心里的愁情却难尽。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词。它描绘了一位多情女子对薄幸情郎复杂深沉的情感,营造出哀怨、烦闷的氛围,表达了女子在爱情中的懊恼、愁苦与失望。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百种相思千种恨”开篇便直白地吐露女子心中浓烈的相思与怨恨之情,让读者迅速感受到她的情感基调。
3. 分段赏析
《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中,一位深情女子对薄幸情郎的情感,呈现出怨而不嗔的复杂姿态。她心中虽无熊熊怒火,却满是懊恼、烦闷、愁苦,甚至暗自垂泪。即便身处这般境地,她心底仍留存着一丝天真的期许,幻想着“何时枕畔分明问”,渴望能与情郎当面对质、解开心中的郁结。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此意为君君不信”,等待她的大概率依旧是无尽的失望。短短一首小词,却蕴含了如此错综复杂的情感,足见其情感容量之丰富。上片起始,“百种相思千种恨”一句直抒胸臆,将相思之苦与怨恨之情紧密缠绕,浓烈的情感扑面而来。紧接着,“早是伤春,那更春醪困”,女子本就被伤春情绪所扰,又因春酒而陷入困乏,病酒之态尽显愁苦。“薄幸辜人终不忿。何时枕畔分明问”,女子对情郎的薄幸行为满心愤懑,急切地盼望着能在枕畔与他坦诚相对,这份在“枕畔”、在“不忿”中对重逢的期盼,跃然纸上。下片里,“懊恼风流心一寸”,女子开始反思自己为情所累,懊悔当初为情爱而耗费心神。“强醉偷眠,也即依前闷”,为了摆脱愁苦,她强行灌醉自己以求入睡,可醒来后却发现,烦闷之感依旧如影随形,丝毫未曾减轻。“此意为君君不信。泪珠滴尽愁难尽”,女子无奈叹息,自己这般爱恨交织的深情,全因情郎而起,可对方却丝毫不信,泪水流干了,心中的愁怨却仿佛无穷无尽,难以消弭。此词主题鲜明,聚焦于闺怨,或许词人正是借这位多情女子的哀怨,委婉地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展现出其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
4. 作品点评
《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笔触细腻,以闺中女子视角,将其对薄幸情郎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直言相思怨恨,又借伤春、病酒渲染愁苦。下阕“强醉偷眠”等句,尽显其挣扎无奈。全词情真意切,借闺怨道尽人间痴缠,读来令人唏嘘。
# 杜子美流离兵革中,其咏内子云:“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欧阳文忠、范文正矫矫风节,而欧公词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又:“薄幸辜入终不愤,何时枕畔分明问。”······情之所钟,虽贤者不能免,岂少年所作耶?
宋俞文豹《吹剑录》
上一篇:宋·陆游《残春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陆游《五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