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huáng
shā
dào
zhōng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chūn
fēng
zhèng
jiǎn
cái
shān
piàn
huà
kāi
qīng
ōu
chèn
chuán
huāng
quǎn
huán
yíng
huí
sōng
gòng
zhú
cuì
chéng
duī
yào
qíng
cán
xuě
dòu
shū
méi
luàn
jìng
cái
shí
qióng
yáo
xià
lái

译文

在写成的词句中,春风正在为我修改。眼前的溪山宛如一幅展开的美丽图画。水里的鸥鸟,轻轻地在水面上荡漾,像乘坐在船上,从荒郊外跑回来的狗,迎着在田野里劳动的妇女回家去了。松树和竹子交错丛生,远处看,青翠成堆。它们擎着残雪,要和几朵稀疏的梅花争妍。纷乱的鸟鸦毕竟没有擎残雪斗疏梅的才思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晶莹洁白像琼瑶似的残雪踩踏下来。

逐句剖析

"句里春风正剪裁":在写成的词句中,春风正在为我修改。

# 剪裁:修改。,句:词句。

"溪山一片画图开":眼前的溪山宛如一幅展开的美丽图画。

"轻鸥自趁虚船去":水里的鸥鸟,轻轻地在水面上荡漾,像乘坐在船上,

# 虚船:水鸟在水面上游走,给人以乘船的感觉,但因没有船,所以叫虚船。

"荒犬还迎野妇回":从荒郊外跑回来的狗,迎着在田野里劳动的妇女回家去了。

# 回:回家。

"松共竹":松树和竹子交错丛生,

"翠成堆":远处看,青翠成堆。

"要擎残雪斗疏梅":它们擎着残雪,要和几朵稀疏的梅花争妍。

# 擎:指满怀敬意地向上托举。

"乱鸦毕竟无才思":纷乱的鸟鸦毕竟没有擎残雪斗疏梅的才思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 无才思:没有知识或不懂事。,乱:纷乱。

"时把琼瑶蹴下来":晶莹洁白像琼瑶似的残雪踩踏下来。

# 蹴:踢。,琼瑶:指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黄沙道中》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以黄沙道中的野景为描写对象,主题鲜明。上片,词人先言难以将春风初起之感入词,随后通过捕捉,生动展现眼前风景的动静之态与神韵;下片化动为静,描绘松竹覆雪、疏梅绽放的初春景致,饶有韵味。写作上,既细腻地描绘自然景物,又巧妙寄寓情感与深意。全词融情于景,赋物言情,对自然景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从艺术价值看,它于写景中蕴含幽微情思,展现出辛弃疾高超的创作水准,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品味其深远内涵,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鹧鸪天·黄沙道中》是辛弃疾隐居带湖时所作。彼时,辛弃疾常外出观景或前往远处书堂读书。此次,他前往黄沙岭上的书堂,途经黄沙道,途中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映入眼帘,溪山、人物、风景无一不充满活力,这让他满心欣喜,于是当即挥笔,将所见之景摄取入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鹧鸪天·黄沙道中》是依照“鹧鸪天”词牌格律创作的双调词,共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其格律严谨,又兼具长短句结合的特点,利于词人灵活抒情绘景。该词属田园题材,以词人在黄沙道中的所见所闻为内容。上阕开篇将春风比作巧匠,写出春风如诗般裁剪美景,接着描绘溪山如画的风光,以及轻鸥追逐空船、荒犬迎接野妇归来的乡村生活场景,尽显乡村风光的清新秀丽与生活气息。下阕写松竹成林,翠竹与残雪相互映衬,呈现出冬日乡村的生机,还运用拟人手法,写乌鸦踢落枝头残雪,增添画面趣味。整首词通过对乡村景色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2. 写作手法

拟人:“句里春风正剪裁”,将春风赋予人的裁剪能力,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风如诗人般巧妙地创造出美好的春景,使春风的形象更加鲜活。“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把乌鸦当作人来写,说它“无才思”,还会“蹴”下枝头的残雪(琼瑶),赋予乌鸦人的思想和动作,使画面充满动感与趣味。动静结合:“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轻鸥趁船”与“荒犬迎妇”是动态描写,展现乡村生活的活力;而周围的溪山等自然环境是静态的,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生动地呈现出乡村的生活场景。“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松竹、残雪、疏梅是静态的景物,而乌鸦蹴落残雪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描绘出冬日乡村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3. 分段赏析

上片运用欲扬先抑的反衬手法,词人先是绞尽脑汁,试图用诗词描绘春风初起的微妙感觉,却始终未能如愿。就在此时,眼前豁然出现一片清新的溪山景致,宛如刚展开的画卷,瞬间抓住了全词的神韵,也为后文细致描绘溪山之美埋下伏笔。“轻鸥”之后的内容,一句一景,词人以敏锐的捕捉力,将眼前风景的动静特征与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轻鸥追逐空船,荒犬迎接野妇归来,同样是动态画面,前者尽显自在,后者洋溢温馨。一“去”一“回”,景物在变化中相互补充,使画面兼具动感与稳定。此外,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精妙,充分体现出作者超脱尘世的人生志趣。下片开篇,画风由动转静,词人描绘了松竹覆雪、疏梅绽放的初春独特景象,充满趣味与情韵。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常一同出现或被置于同一画面,梅花有了竹的映衬,更显清雅灵秀。但作者别出心裁,以被雪水洗得翠绿却无花的松竹,与绽放正艳的梅枝比美。一个“斗”字,生动地展现出松竹不甘示弱,携手举起残雪与梅枝较量的姿态,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天真与情致,将松竹的气概和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韵处,作者以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反转,用乱鸦破坏景致来暗示松竹梅这场“比拼”的结果,虽乱鸦煞风景,却无损风景本身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这场“较量”的态度。收笔看似随意,实则不着痕迹,风景栩栩如生,诗情跃然纸上。优秀的作家观察事物,总能在物中融入人的情感,让物与人相呼应,从不呆板地描绘风景。

4. 作品点评

《鹧鸪天·黄沙道中》这首诗,辛弃疾凭借敏锐的艺术洞察力,精心选取大自然中的零碎景致,巧妙融入画图。画面里,轻鸥在水面悠然凫游,荒犬欢快迎接野妇归来,几朵疏梅与松竹枝头的残雪相互竞艳,纷乱的乌鸦在树枝间跳跃,蹬落的残雪簌簌坠地。此图动静相宜,将静态的景物与灵动的动物相结合,色彩鲜明,布局疏密得当。辛弃疾笔下的风景词之所以生动出彩,是因为其中融入了他独特的精神气质,让读者不仅能领略到他的卓越才华,还能深切感受到他的高雅情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满江红·涂堂上》

下一篇:宋·吴潜《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