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王子猷之爱竹":从前王徽之喜爱竹子,
# 王子猷:指王徽之,字子猷。
"造门不问于主人":到了别人家也不去拜望主人,
# 造门:上门;到别人家去。
"陶渊明之卧舆":陶渊明的躺车,
# 舆:车。
"遇酒便留于道士":遇到了酒就停在路上。
"况西湖之胜概":何况西湖这样的美景,
# 胜概:美景,美好的境界。
"擅东颍之佳名":在东颍一带独自享有好名声。
"虽美景良辰":虽然美景良辰,
# 美景良辰:美好的景物和时光。
"固多于高会":本来大多见于盛大的宴会。
# 高会:盛大的宴会。
"而清风明月":但是清风明月,
# 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
"幸属于闲人":幸好也属于清闲之人。
"并游或结于良朋":一起交游或许会结成好友,
# 良朋:好友。
"乘兴有时而独往":趁着兴致有时也会独自去游玩。
"鸣蛙暂听":听一听蛙鸣,
"安问属官而属私":何必问它属于官家还是属于私人。
"曲水临流":面对弯弯曲曲的流水,
# 曲水: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祛除不样,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自可一觞而一咏":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咏一首诗。
"至欢然而会意":到了高兴而领会了意旨时,
# 欢然:欢乐貌。
"亦傍若于无人":也好像旁边没有别人一样纵情尽兴。
# 傍:同“旁”。
"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于是我明白了,偶然来一次往往胜过专程来游玩,
"前言可信":前人过说过的话是值得相信的。
"所有虽非于己有":这一切虽然不是自己的,
"其得已多":但是自己的收获却已经很多。
"因翻旧阕之辞":于是就翻看旧有的诗词,
"写以新声之调":写出新的词调,
"敢阵薄伎":冒昧地陈述一番薄技,
# 薄伎: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聊佐清欢":姑且表达清新欢快之意。
# 清欢:清雅恬适之乐。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写景抒怀之作。描绘了颍州西湖的秀丽风光,以及作者在西湖畔游玩的种种经历,体现了作者远离官场纷扰后,尽情享受自然之美,流连光景的愉悦心情,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与追求。
2. 分段赏析
《西湖念语》开篇以王子猷爱竹、陶渊明遇酒的典故引入,表明自己对自然随性生活的追求,奠定了全文洒脱的基调。接着“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点明写作对象为颍州西湖,赞美其美名。“虽美景良辰……幸属于闲人”,通过对比,突出自己作为闲人的幸运,可尽情享受西湖的清风明月。“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等句,描述了或与友同游,或独自畅游西湖的情景,展现出悠然自得的状态。最后“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阵薄伎,聊佐清欢”,说明创作此篇的缘由,为增添游湖之乐。
上一篇:宋·吕南公《老樵》
下一篇:宋·辛弃疾《卜算子·饮酒不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