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zhāi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西
zhāi
shēn
qiě
míng
zhōng
yǒu
liù
chǐ
chuáng
bìng
zhāo
shuì
wēi
zuò
jué
cháng
hūn
hūn
fēi
zuì
fēi
kuáng
qiān
zhú
fēng
xià
rán
zhuó
wēi
liáng
xíng
西
yuán
zhōng
cǎo
hán
yōu
xiāng
liú
huā
kāi
zhī
sāng
zǎo
guāng
míng
jiū
měi
yīn
kùn
wàng
fēi
xiáng
huáng
niǎo
xīn
yīn
biàn
yuán
háng
zhàng
guān
huà
guān
shēng
wàn
shí
shēng
huáng
huáng

译文

西斋幽深并且明亮,里面有一张六尺长的床。患病之人早晨睡够了觉,端正地坐着,感觉白昼漫长。迷迷糊糊的状态却并非是因为醉酒,独自行走也并非是癫狂之举。在竹林的清风中撩起衣裳,神态平和地感受着微微的凉意。起身在西园中漫步,草木散发着清幽的香气。一枝榴花绽放,桑枣在阳光下润泽有光。鸣叫的斑鸠找到了美好的树荫,困倦地停立在那里,忘了飞翔。黄莺也显得十分欢喜,它变换着圆润的歌喉唱出新的曲调。拄着藜杖观看万物的变化,也借此来审视自己的生命。物都各自顺应着时节生长,我的生命也一天天充实。

逐句剖析

"西斋深且明":西斋幽深并且明亮,

"中有六尺床":里面有一张六尺长的床。

"病夫朝睡足":患病之人早晨睡够了觉,

"危坐觉日长":端正地坐着,感觉白昼漫长。

"昏昏既非醉":迷迷糊糊的状态却并非是因为醉酒,

"踽踽亦非狂":独自行走也并非是癫狂之举。

"褰衣竹风下":在竹林的清风中撩起衣裳,

"穆然濯微凉":神态平和地感受着微微的凉意。

"起行西园中":起身在西园中漫步,

"草木含幽香":草木散发着清幽的香气。

"榴花开一枝":一枝榴花绽放,

"桑枣沃以光":桑枣在阳光下润泽有光。

"鸣鸠得美荫":鸣叫的斑鸠找到了美好的树荫,

"困立忘飞翔":困倦地停立在那里,忘了飞翔。

"黄鸟亦自喜":黄莺也显得十分欢喜,

"新音变圆吭":它变换着圆润的歌喉唱出新的曲调。

"杖藜观物化":拄着藜杖观看万物的变化,

"亦以观我生":也借此来审视自己的生命。

"万物各得时":物都各自顺应着时节生长,

"我生日皇皇":我的生命也一天天充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斋》为宋代苏轼所作。诗中先写西斋内自己睡足危坐,感受时光悠长,接着描绘在竹风下的清凉惬意。随后描写步入西园,看到榴花绽放、桑枣润泽,听到鸣鸠、黄鸟之声。全诗运用白描与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质朴自然的语言,细腻展现生活场景与自然之美。前半部分侧重于个人状态描写,后半部分着重刻画园中的生机与活力。此诗最大特点是从平凡生活中感悟生命,于细微处见哲思,看似写日常起居与自然景致,实则蕴含着苏轼对生命的思考,体现其在复杂境遇中仍能保持内心宁静、从自然汲取力量的旷达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在西斋的日常生活状态,如“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以及西园中榴花、桑枣等景物的形态,不做过多修饰,却生动展现生活画面。借景抒情:诗人描绘竹风、榴花、鸣鸠等自然之景,如“褰衣竹风下,穆然濯微凉”“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其中,借所见之景抒发内心悠然恬淡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自逊《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下一篇:宋·刘克庄《秦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