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者":天地是万物的客舍,
"光阴者":光阴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
"而浮生若梦":死生的差异,
# 浮生若梦: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为欢几何":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
"古人秉烛夜游":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
# 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秉,执。《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
# 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召:召唤,引申为吸引。,阳春:和煦的春光。
"大块假我以文章":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
# 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大块:大地。大自然。
"会桃花之芳园":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
"序天伦之乐事":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这里专指兄弟。,序:通“叙”,叙说。
"群季俊秀":弟弟们英俊优秀,
# 群季:诸弟。兄弟长幼之序,曰伯(孟)、仲、叔、季,故以季代称弟。季:年少者的称呼。古以伯(孟)、仲、叔、季排行,季指同辈排行中最小的。这里泛指弟弟。
"皆为惠连":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
# 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早慧。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
"吾人咏歌":而我作诗吟咏,
# 咏歌:吟诗。
"独惭康乐":却惭愧不如谢灵运。
# 康乐:南朝刘宋时山水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幽赏未已":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
#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谓一边欣赏着幽静的美景,一边谈论着清雅的话题。
"高谈转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开琼筵以坐花":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
# 坐花:坐在花丛中。,琼筵:筵(yán),华美的宴席。
"飞羽觞而醉月":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
# 醉月:醉倒在月光下。,羽觞:觞(shāng),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有头尾羽翼。
"不有佳咏":没有好诗,
"何伸雅怀":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如诗不成":倘若有人作诗不成,
"罚依金谷酒数":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斗。
# 金谷酒数:是罚酒三斗的隐语,后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金谷,园名,晋石崇于金谷涧(在今河南洛阳西北)中所筑,他常在这里宴请宾客。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骈文,也是一篇宴集题材的文章。文章描绘了作者与从弟们在春夜于桃花园中宴饮赋诗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天地广大、光阴易逝的感慨,抒发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快心情,以及俯仰古今的广阔胸襟。
2. 写作手法
对偶:“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句式整齐,以“天地”对“光阴”,“万物之逆旅”对“百代之过客”,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感慨天地的广阔与光阴的易逝,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拟人:“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将“阳春”“大块”拟人化,“阳春”会用烟景”召唤“我”,“大块”会把“文章”献给“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的美好和对人的吸引,使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更加融洽。借景抒情:文中描写“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桃李芳园”等春日美景,借此抒发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从弟相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欢乐心情。烘托:“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桃李芳园”等美景烘托出“叙天伦之乐事”的欢乐氛围,“幽赏”的优美对象烘托“高谈”的欢乐内容,进一步突出了宴饮时的欢快情绪。
3. 分段赏析
文章开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对偶、感慨的语言,从天地如逆旅、光阴似过客起笔,抒发人生短暂、欢乐无几的感慨,引出宴饮的缘由,尽显潇洒出尘之态。“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运用拟人手法,“召”“假”二字生动展现阳春与大块的有情,将春日美景写得极具吸引力,体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点明宴饮地点与目的,凸显兄弟相聚的欢乐。“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以对比衬托出诸弟才华,“独惭”是自谦之语。“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借景烘托、动作描写,描绘出幽赏高谈、开筵醉月的欢乐宴饮场景,“飞”字生动展现兄弟狂欢。结尾“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既体现文人雅兴,又与前文欢乐氛围相呼应,尽显热爱生活、享受当下的情感。
4. 作品点评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唐代骈文中的佳作,展现了李白独特的文学风格与浪漫情怀。文章语言优美,巧用骈偶句式,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等,音韵铿锵,富有节奏感与表现力。同时,运用拟人、借景抒情等手法,将“阳春”“大块”拟人化,借春日美景抒发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等句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生动地描绘出自然之美。全文虽篇幅短小,但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感慨人生短暂引出宴饮,再到描绘宴饮之乐,最后以赋诗相邀作结,尽显潇洒自然。在文学史上,此序文极具抒情性,将进取精神、生活激情与手足亲情相融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为后人研究李白的思想及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提供了珍贵的文本。
# 太白文萧散流丽。然有一种腔调,易启人厌,如阳春、大块等语,殆令人闻之欲吐矣。
明王志坚《四六法海》
# 一句一转,一转一意,尺幅中具有排山倒海之势。短文之妙,无逾此篇。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
# 大意谓人生短景,行乐犹恐不及,况值佳辰,岂容错过。寄情诗酒,所以为行乐之具也。青莲全集,强半是此段襟怀。此副笔墨,若出他手,则锦心绣口,不可多得矣。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
# 通篇着意在一“夜”字。开首从天地光阴迅速及人生至短说起。见及时行乐者,不妨夜游,发论极其高旷,却已紧照题中夜宴意,是无时不可夜宴矣。下紧以“况”字转出春来,而春有烟景之召,大块之假,夜宴更何容已耶。于是叙地叙人叙宴之乐,而以诗酒作结。妙无一字不细贴,无一字不新隽,自是锦心绣口之文。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
# 发端数语,已见潇洒风尘之外。而转落层次,语无泛设;幽怀逸趣,辞短韵长。读之增人许多情思。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七
# 只起首二句便是天仙化人语,胸中有此旷达,何日不堪?宴春夜桃李,特其寄焉耳。
清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卷六
# 未脱六朝骈俪习气,然与堆砌者殊异。
清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卷三
# 确是别开生面,“自是锦心绣口之文”。
现代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古文鉴赏辞典》
上一篇:唐·王建《雨过山村》
下一篇: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