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雪披云得乳泓":拨开醅面得到如乳汁般清澄的酒液,
# 泓:原为水深广。此借指酒清澄。,拨雪披云:比喻拨开醅面。
"蜜蜂又欲醉先生":连蜜蜂都好像要被这酒香醉倒,先生更是陶醉其中。
# 蜜蜂又欲醉先生:真一色味,颇类予在黄州日所酝蜜酒也。
"稻垂麦仰阴阳足":稻谷低垂、麦子仰挺,阴阳调和充足,
"器洁泉新表里清":酒器洁净、泉水新鲜,从内到外都清澈纯净。
# 里:一作裹。
"晓日著颜红有晕":早晨的阳光映照在脸上泛起红晕,
"春风入髓散无声":春风般的酒意进入骨髓悄然散开没有声响。
"人间真一东坡老":如今人间的真一酒由我这东坡老人酿造,
"与作青州从事名":我要给它起个“青州从事”的美名。
# 青州从事:美酒的隐语。青州:古代州郡名,辖境在今山东省东部及北部一带。从事:古代官名。
"米、":米、
"麦、":麦、
"水":水,
"三一而已":这三样东西按一定比例混合就可以了,
"此东坡先生真一酒也":这就是东坡先生所酿的真一酒。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酒诗。描绘了真一酒的清澈酒体与阴阳调和的酿酒理念,展现苏轼的自酿技艺及豁达心境。
2. 写作手法
用典:尾联“与作青州从事名”巧用“青州从事”典故。该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原指好酒,因青州有个辖县叫齐郡,“齐”与“脐”谐音,好酒力达脐下,故以“青州从事”代指美酒。苏轼在此以“青州从事”命名自酿之酒,自称“人间真一东坡老”,既借典故凸显真一酒的品质,又以酒自喻,展现其虽处贬谪之境却豁达超脱的心境,暗含对自身酿酒技艺的自信与对生活的热爱。比喻:首联“拨雪披云得乳泓”以“雪”“云”比喻酒液的清澈纯净,以“乳泓”比喻酒体的温润,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真一酒的外观。双关:全诗贯穿“真一”的双关体系:表层写酒料配比(米麦水三一),深层指向道家“守一存真”的修炼法则,尾联“人间真一东坡老”最终点明诗人借酿酒实践生命哲学的主题。
3. 分段赏析
首联“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拨雪披云”描绘了酿酒时拨开积雪、穿过水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氛围。“得乳泓”形象地写出了酒液的清醇如乳汁。“蜜蜂又欲醉先生”则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酒香的浓郁,连蜜蜂都被陶醉,更不用说诗人自己了。颔联“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稻垂麦仰”象征着阴阳调和,说明酿酒的原料品质优良。“器洁泉新”强调了酿酒器具的洁净和泉水的新鲜,体现了酿酒过程的严谨和对品质的追求。颈联“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这两句描写了饮酒后的感受,“晓日著颜红有晕”形象地描绘了脸上泛起红晕的样子,“春风入髓散无声”则生动地表现了酒意悄然散开,如同春风进入骨髓一般,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尾联“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人间真一”强调了真一酒的独特性,“东坡老”是诗人的自指,表现出诗人对自己酿造的真一酒的喜爱和自豪。“与作青州从事名”则以幽默的方式将真一酒与“青州从事”(美酒代称)联系起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真一酒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