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暮":日复一日的清晨与黄昏,
"云雨定何如":阴晴云雨究竟是怎样的光景。
"花日穿窗梅小小":阳光穿过窗棂,映照窗前小小的梅花,
"雪风洒雨柳疏疏":带着雪意的风夹杂着细雨,拂过疏朗的柳条。
"人唱晚晴初":有人唱起歌时,傍晚的晴光刚刚出现。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景抒情词。描绘了江南春景的细腻剪影及人唱晚晴的场景,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氛围,表达了对晚晴景致的欣赏及借景抒发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上阕“朝朝暮,云雨定何如”,以设问起笔,引发读者对每日朝暮间云雨变化的遐想,为全词奠定了一种略带思索又充满好奇的基调。这两句看似平淡,却如平静水面投入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打破了日常的平淡,让读者跟随词人的思绪,去探寻那未知的云雨之景。下阙“花日穿窗梅小小,雪风洒雨柳疏疏”,是全词的精妙之笔。阳光透过窗户,映照着小小的梅花,那娇俏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雪风夹杂着细雨,轻轻洒落在稀疏的柳枝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灵动的氛围。词人运用白描手法,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自然景物的形态与神韵,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宁静。这两句中,“花日”与“雪风”、“梅小小”与“柳疏疏”相互映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人唱晚晴初”一句,将画面从自然景物转向了人的活动。在傍晚时分,有人轻声唱起,歌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天的宁静与美好。这一唱,不仅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也让读者感受到词人内心的闲适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