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ér
·
·
sān
bǎi
nián

朝代:宋作者:刘辰翁浏览量:3
sān
bǎi
nián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luò
huā
hán
shí
dōng
fēng
cháng
líng
póu
hún
guī
fǒu
xiē
fēn
míng
yòu
duò
rén
jiān
shū
qiě
xiāng
zhū
xián
gòng
tán
luò
xià
céng
shí
lǎo
rén
niú
lèi
lěng
luò
wén
dōng
fēng
chén
céng
shēn
guī
shēng
duàn
cháng
mén
xiǎo
chūn
mèng
kān
chóng
zuò
qiān
wàn
dàn
xīn
shāng
wǎn
zhuǎn
chǔ
jiāng
dōng
xiǎng
cǎo
huāng
tián
ér
jīn
chù
dài
yōng
mén

译文

三百年的时间、人间天上,竟如此这般变化巨大、竟如此这般变化巨大。落花时节,寒食节里,东风夹着春雨,长陵一带的土地一片寂静、荒芜。英魂是否归来。只怕有些神志不清,又落入人间的纷争。暂且不要相互倾诉。记得往昔与诸位贤人,一起谈论天下,曾经是那样的意气风发。如今像牛衣对泣般凄凉,在文姬的东府里冷冷清清。历经尘世的风风雨雨,独自承受了许多。子规鸟在长门的拂晓时分啼叫声声,春梦已不堪再做。千万年以来。只是极目远眺,心中满是悲伤,就像虞姬在楚地婉转悲歌。江东的傍晚,遥想那荒野中的草地、荒芜的田地,如今都在何处,已等不到雍门的鼓声敲响。

逐句剖析

"三百年、":三百年的时间、

"人间天上":人间天上,

# 人间天上: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

"遽如许、":竟如此这般变化巨大、

"遽如许":竟如此这般变化巨大。

"落花寒食东风雨":落花时节,寒食节里,东风夹着春雨,

"漠漠长陵抔土":长陵一带的土地一片寂静、荒芜。

# 长陵:汉高祖刘邦陵地,在今咸阳市东北。

"魂归否":英魂是否归来。

"怕些不分明":只怕有些神志不清,

"又堕人笺疏":又落入人间的纷争。

"且无相负":暂且不要相互倾诉。

"记昔与诸贤":记得往昔与诸位贤人,

"共谈洛下":一起谈论天下,

"曾识老人父":曾经是那样的意气风发。

"牛衣泪":如今像牛衣对泣般凄凉,

# 牛衣泪:《汉书·王章传》载,王章为诸生时,病而无被,卧牛衣中,对妻涕泣。后章仕至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

"冷落闻鸡东府":在文姬的东府里冷冷清清。

# 闻鸡东府:化用闻鸡起舞事。

"风尘曾独深虑":历经尘世的风风雨雨,独自承受了许多。

"子规声断长门晓":子规鸟在长门的拂晓时分啼叫声声,

"春梦不堪重做":春梦已不堪再做。

"千万古":千万年以来。

"但目极心伤":只是极目远眺,心中满是悲伤,

"宛转虞兮楚":就像虞姬在楚地婉转悲歌。

"江东日暮":江东的傍晚,

"想野草荒田":遥想那荒野中的草地、荒芜的田地,

"而今何处":如今都在何处,

"不待雍门鼓":已等不到雍门的鼓声敲响。

# 雍门鼓:用瘫门子周鼓琴令孟尝君衷伤的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摸鱼儿·三百年》是宋代刘辰翁所作的一首借历史兴衰抒怀词作。通过三百年时光跨度的凝视,交织个人情志与时代沧桑。上阕破空而起,感叹历史巨变如风雨摧花,以汉代帝陵的荒芜象征王朝更迭的虚无,“魂归否”的叩问既怀想先贤,又暗含对历史真相湮没的怅惘,“共谈洛下”的忆旧则透露出对往昔人文鼎盛的追慕。下阕以“牛衣泪”“闻鸡东府”自况,借典故诉说身世冷落与对时局的深虑,“子规声断”“春梦重做”则以啼血之禽、破碎之梦隐喻理想的破灭。结句以荒寒意象收束,化用雍门周鼓琴吊古之典,将个人的伤怀升华为对历史轮回的悲慨。全词沉郁苍凉,善用长陵、虞兮、雍门鼓等历史意象,以“人间天上”的时空跳跃勾连古今,在虚实交织中展现出对历史兴亡、人生浮沉的深沉思索,风格近于稼轩词的“以史入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三百年、人间天上,遽如许、遽如许”以短句重复形成爆发力,“人间天上”极言时空跨度,“遽如许”(突然如此)如惊雷劈空,直陈三百年间天地翻覆的沧桑巨变,奠定全词沉郁苍凉的基调。“落花寒食东风雨,漠漠长陵抔土”以寒食节风雨摧花的意象,暗喻繁华易逝;“长陵”借汉代帝陵代指历代王朝,“漠漠抔土”(荒烟蔓草中的一抔黄土)勾勒出王朝更迭后的荒芜,暗含对政权兴衰“一抔黄土掩风流”的虚无感。“魂归否”奇峰突起,叩问先贤英魂是否归返,“怕些不分明,又堕人笺疏”一转,担忧历史真相在后世注疏中模糊失真,既怀想往昔贤哲,又隐含对文化传承中“真相湮没”的怅惘。“且无相负。记昔与诸贤,共谈洛下,曾识老人父”从历史纵深拉回记忆,“洛下”化用魏晋名士清谈典故,“老人父”或指前代硕儒,通过对往昔人文鼎盛、群贤论道的追慕,与眼前的荒芜形成鲜明对照,寄寓对盛世不再的哀婉。下片“牛衣泪,冷落闻鸡东府”以“牛衣对泣”(贫士夫妻共守破毡的悲苦)自喻处境凄凉,“闻鸡”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反用“冷落”二字,暗示当年壮志豪情已被现实消磨,“东府”(东晋官署)借指曾经的政治理想,今昔对比更显怆然。“风尘曾独深虑”直抒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子规声断长门晓,春梦不堪重做”以子规啼血(象征亡国之痛)、长门深锁(暗指忠言难达)、春梦破碎,层层递进地写出理想破灭的绝望,“不堪重做”四字含千钧之力,道尽世事无可挽回的悲凉。“千万古。但目极心伤,宛转虞兮楚”将个人悲慨推向历史纵深,“虞兮楚”化用项羽垓下别虞姬的典故,以英雄末路的悲歌自况,“宛转”二字既写虞姬的凄婉,亦喻自身情感的缠绵悱恻,使个人命运与历史悲剧浑然一体。“江东日暮。想野草荒田,而今何处,不待雍门鼓”以日暮江东、野草荒田的荒寒意象收束,化用“雍门鼓”(战国雍门周鼓琴吊古,令孟尝君泣下)的典故,却以“不待”反写,意谓无需鼓琴,眼前荒败已足令人伤怀。此句将时空从“三百年”推至“千万古”,在历史轮回的苍茫中,个人的伤怀升华为对宇宙人生的哲思性悲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葛长庚《贺新郎·银汉千丝雨》

下一篇:宋·周密《曲游春·禁苑东风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