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颈夜眠如冻龟":缩着脖子夜里睡觉就像冻僵的乌龟,
"雪来惟有客先知":雪到来的时候只有在外漂泊的旅人最先知晓。
"江边晓起浩无际":清晨在江边起身,(眼前的雪景)广阔得没有边际,
"树杪风多寒更吹":树梢上的风很大,寒冷更加刺骨。
"青山有似少年子":青山就好像年轻的小伙子,
"一夕变尽沧浪髭":一个晚上之间,满头的黑发全变成了白色的胡须。
"方知阳气在流水":这才知道阳气存在于流水中,
"沙上盈尺江无澌":沙滩上积雪超过一尺厚,而江水却没有结冰。
"随风颠倒纷不择":雪花随着风纷纷扬扬地飘落,杂乱无章,不择地方,
"下满坑谷高陵危":落满了山谷和高高的山陵。
"江空野阔落不见":江面空旷、原野辽阔,雪花飘落却看不见踪迹,
"入户但觉轻丝丝":进入屋内只感觉到轻微的丝丝凉意。
"沾裳细看若刻镂":细看落在衣裳上的雪花,就像雕刻出来的一样精美,
"岂有一一天工为":难道每一片都是大自然精巧的杰作?
# 天工:此指造物者。造化。《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
"霍然一挥遍九野":(雪花)好像有人突然挥了一下手就遍布了整个大地,
# 九野:指九州之地,《吕氏春秋》:“天有九野,地有九州。”,霍然:突然。
"吁此权柄谁执持":唉,这掌控的权力究竟是谁在执掌呢?
"世间苦乐知有几":人世间的痛苦和欢乐不知道有多少,
"今我幸免沾肤肌":如今我幸好没有受到风雪直接侵袭肌肤。
"山夫只见压樵担":山中的樵夫只看到沉重的柴担被雪压着,
"岂知带酒飘歌儿":哪里知道有人带着酒唱着歌潇洒自在。
"天王临轩喜有麦":君王临朝面对雪景,因为有利于麦子生长而喜悦,
# 轩:殿前檐下平台。
"宰相献寿嘉及时":宰相趁机献上贺词,称赞这雪来得及时。
# 嘉:赞美。,献寿:庆寿,献物以表敬。
"冻吟书生笔欲折":在寒冷中吟诗的书生冻得笔几乎要折断,
"夜织贫女寒无帏":寒夜里织布的贫苦女子寒冷得没有帷幕遮挡。
"高人著屐踏冷冽":高雅的人穿着鞋子踏在寒冷的雪地上,
# 冷冽:寒冷,此指雪。,屐:鞋之一种,多为木底,有齿。,高人:志行高尚之士,指隐士。
"飘拂巾帽真仙姿":头巾和帽子随风飘动,真是有神仙般的姿态。
"野僧斫路出门去":山野中的僧人砍出一条路出门去,
"寒液满鼻清淋漓":清鼻涕流满了鼻子。
"洒袍入袖湿靴底":雪花飘洒,打湿了袍子、灌进了袖子,浸湿了靴子底,
"亦有执板趋阶墀":也有人拿着朝板小步快走到台阶上。
# 阶墀:阶也。谐同阶。,板:笏板,大臣上朝用以记事的手板。
"舟中行客何所爱":在船中的旅人喜欢什么呢,
# 舟中行客:苏轼自指。
"愿得猎骑当风披":希望能成为骑着马打猎的人,迎着风驰骋。
"草中咻咻有寒兔":草丛中传来寒兔“咻咻”的叫声,
# 咻咻:呼吸声。
"孤隼下击千夫驰":一只孤独的鹰隼向下猛扑,众多猎人骑马奔驰(追逐)。
"敲冰煮鹿最可乐":敲开冰块煮鹿肉吃是最快乐的事情,
"我虽不饮强倒卮":我虽然不喝酒,也勉强倒满一杯。
# 卮:盛酒器。《史记项羽本纪》:“赐之卮酒。”
"楚人自古好弋猎":楚人自古以来就喜欢打猎,
# 弋猎:射猎。弋,以绳系箭射。《汉书贾山传》:“"驰骋代猎之娱,天下弗能供能。”
"谁能往者我欲随":有谁能够去打猎的话,我想要跟随他一起去。
"纷纭旋转从满面":雪花纷纷扬扬地旋转着扑满了脸,
# 从:听任。杜甫《屏迹》:“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从、任对举,意思相近。
"马上操笔为赋之":(我)骑在马上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诗。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缩颈夜眠如冻龟,雪来惟有客先知。江边晓起浩无际,树杪风多寒更吹。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变尽沧浪髭。方知阳气在流水,沙上盈尺江无澌。”开篇诗人以“缩颈夜眠如冻龟”这一鲜活比喻,生动呈现雪夜的极度寒冷。作为旅人,对雪的到来格外敏感,“雪来惟有客先知”。次日清晨,江边雪境壮阔,“浩无际”三字尽显天地苍茫。寒风在树梢呼啸,更添寒意。诗人笔锋一转,将青山比作少年,一夜之间白发苍苍,新奇地描绘出雪后青山的变化。随后通过对江水未冻、沙滩积雪的观察,展现出雪天里自然现象的奇妙,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思考。“随风颠倒纷不择,下满坑谷高陵危。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沾裳细看若刻镂,岂有一一天工为。霍然一挥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此段着重描绘雪花飘落之态。雪随风肆意飞舞,不择地点,填满坑谷,覆盖高陵,极写雪落范围之广。放眼江空野阔,雪花似消失不见,可进屋后却觉丝丝凉意。细看落在衣裳上的雪花,如同精心雕刻,诗人不禁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霍然一挥遍九野”,将雪的飘落想象成有人挥舞,尽显雪落的磅礴气势,最后发出对雪之权柄掌控者的疑问,增添神秘色彩。“世间苦乐知有几,今我幸免沾肤肌。山夫只见压樵担,岂知带酒飘歌儿。天王临轩喜有麦,宰相献寿嘉及时。冻吟书生笔欲折,夜织贫女寒无帏。”这部分诗人由景及人,感慨世间苦乐不均。自己幸而未被风雪过多侵扰,可山夫却被沉重樵担压身,而有人却能带着酒潇洒放歌。宫廷中,天王因雪利于麦子生长而喜悦,宰相趁机祝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书生在寒夜冻得笔都快折了,贫女在寒冷中织布却连御寒的帏帐都没有,深刻揭示社会阶层间生活的巨大差异。“高人著履踏冷冽,飘拂巾帽真仙姿。野僧斫路出门去,寒液满鼻清淋漓。洒袍入袖湿靴底,亦有执板趋阶墀。舟中行客何所爱,愿得猎骑当风披。”诗人在此描绘了不同身份之人在雪天的状态。高人踏雪而行,巾帽飘拂,尽显潇洒仙姿;野僧在雪地艰难开路,寒鼻涕直流。有人在雪中衣裳湿透,也有人恭谨地拿着朝板在台阶前行走。舟中的行客则期望能像猎骑一样,在风中畅快驰骋,展现出不同人面对雪天的不同态度与追求。“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击千夫驰。敲冰煮鹿最可乐,我虽不饮强倒卮。楚人自古好弋猎,谁能往者我欲随。纷纭旋转従满面,马上操笔为赋之。”结尾处,诗人将目光投向雪天的动物世界,寒兔在草丛中瑟瑟发抖,孤隼迅猛出击,猎人围猎场面热烈。诗人想象着敲冰煮鹿的欢乐场景,虽不饮酒也忍不住倒满酒杯。因楚人自古喜好狩猎,他也心生向往,想要追随。在雪花纷纷扬扬中,骑在马上挥笔写下这首诗,尽显率性洒脱。
# 岩壑高卑,人物错杂,大处浩渺,细处纤微,无所不尽,可敌一幅王维《江干初雪图》。
清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
下一篇:宋·晁补之《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