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抗朝阳":茂密相连的荷叶迎着晨光昂然挺立。
# 田田:谓荷叶,见《古乐府》:“莲叶何田田”。
"节节卧春水":荷叶的茎秆蜿蜒于春水之中,与水面融为一体。
# 节节:指藕根,见晋俳歌:“节节为双”。
"平铺乱萍叶":荷叶平铺水面,与浮萍交错。
"屡动报鱼子":荷叶因鱼儿的游动而频频颤动。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全诗表面写荷叶,实则借物抒怀。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隐喻诗人洁身自好、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拟人:“田田抗朝阳”将荷叶拟人化,“抗”字赋予了荷叶以人的行为和姿态,仿佛荷叶具有了主观意识和力量,在努力地迎着朝阳伸展,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就像人在面对阳光时挺直身躯、充满生机的样子。“节节卧春水”中的“卧”字也把荷叶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荷叶横卧在春水上的姿态,如同人悠闲地躺在水面上,给人一种慵懒、闲适的感觉,让荷叶具有了人的情状,使整个画面更富有情趣和诗意。
2. 分段赏析
“田田抗朝阳”:“田田”形容荷叶茂密相连的形态,“抗朝阳”则展现荷叶在晨光中昂然挺立的姿态,既有动态的张力,又暗含对生命力的赞颂。“节节卧春水”:荷叶的茎秆蜿蜒于春水之中,与水面融为一体,呈现静谧柔美的画面。"卧”字赋予荷叶拟人化的慵懒意趣。“平铺乱萍叶”:荷叶平铺水面,与浮萍交错,展现自然生态的杂乱和谐之美,暗示诗人对不拘一格的生命状态的欣赏。“屡动报鱼子”:荷叶因鱼儿的游动而频频颤动,通过细微的动态细节,赋予画面生机与趣味,体现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腻。
上一篇:宋·孔武仲《入山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