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多感激":才华横溢常常伴随着诸多感慨,
"道直无往还":道义正直却往往换来无处往还的境遇。
"不如此台上":不如站在这台上,
"举酒邀青山":举起酒杯邀请那远处的青山共饮。
"青山虽云远":青山虽然遥远,
"似亦识公颜":但似乎也能识别您的容颜,懂得您的心意。
"崩腾赴幽赏":我如奔腾的骏马般急于去欣赏这幽美的景色,
"披豁露天悭":敞开心扉,毫不吝啬地展现我的情感。
"落日衔翠壁":落日余晖衔着翠绿的山壁,
"暮云点烟鬟":傍晚的云彩点缀着烟霭缭绕的山峦。
"浩歌清兴发":我放声高歌,清雅的兴致油然而生,
"放意末礼删":放纵心意,不拘泥于繁琐的礼仪。
"是时岁云暮":这时已是年末,
"微雪洒袍斑":细雪洒落在衣袍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吏退迹如扫":官吏们退去后,踪迹如同被清扫干净,
"宾来勇跻攀":宾客们却勇敢地攀登而来。
"台前飞雁过":台前大雁飞过,
"台上雕弓弯":台上我弯起雕弓。
"联翩向空坠":大雁联翩向空中坠落,
"一笑惊尘寰":我的一笑惊动了尘世。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上一篇:宋·张九成《论语绝句一百首其一》
下一篇:宋·宋祁《隐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