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yú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yáng
zhī
bié
tiān
qià
tōng
bàn
líng
xuán
ā
luò
xiù
tóng
lǎo
tiān
wéi
zǒng
jiě
chán
jīng
juàn
yào
xīn
huó
shān
shàn
jiù
yīn
yuán
dān
chéng
zhú
sān
shān
zuò
yáng
yún
xiān

译文

不像杨枝那样与乐天分别,倒好像是樊通德陪伴着伶元一样。可惜朝云不能像李络秀那样和我相伴到老,虽然没有《维摩诘经》里天女那样的女子在旁,但朝云也总是能理解禅理。如今朝云生病后,与经卷和药炉相伴成了新的生活内容,而曾经她身着舞衫、手持歌扇,歌舞相伴的日子已成为过去的缘分。希望等炼成丹药后,她能跟随我一起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而不是像巫山神女那样,成为只能在梦里与楚王相会的虚幻的仙人。

逐句剖析

"不似杨枝别乐天":不像杨枝那样与乐天分别,

"恰如通德伴伶玄":倒好像是樊通德陪伴着伶元一样。

"阿奴络秀不同老":可惜朝云不能像李络秀那样和我相伴到老,

"天女维摩总解禅":虽然没有《维摩诘经》里天女那样的女子在旁,但朝云也总是能理解禅理。

"经卷药炉新活计":如今朝云生病后,与经卷和药炉相伴成了新的生活内容,

"舞衫歌扇旧因缘":而曾经她身着舞衫、手持歌扇,歌舞相伴的日子已成为过去的缘分。

"丹成逐我三山去":希望等炼成丹药后,她能跟随我一起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

"不作巫阳云雨仙":而不是像巫山神女那样,成为只能在梦里与楚王相会的虚幻的仙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朝云》是北宋诗人苏轼为侍妾王朝云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开篇,苏轼将朝云与白居易的侍妾樊素对比,樊素在白居易暮年时离开,而朝云却如通德陪伴伶玄般对自己不离不弃,展现朝云的深情。中间两联,既用阿奴络秀的典故暗示朝云所经历的丧子之痛,又借天女维摩解禅,夸赞朝云聪慧且有佛性,同时描述了朝云从曾经歌舞相伴到如今与经卷药炉相随的生活转变。尾联苏轼表达了希望与朝云相伴,一同修仙,而非如巫山神女般离散的愿望。整首诗饱含着苏轼对朝云的感激、眷恋以及对未来相伴的美好期许,以典入诗,情感真挚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多处运用典故。“不似杨枝别乐天”,化用了白居易与侍妾樊素的典故,“恰如通德伴伶元”,用了伶玄和妾樊通德的故事,“阿奴络秀不同老”,典出《世说新语》,周母李络秀有三个儿子,通过这些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委婉地表达了苏轼对朝云的情感。对比:将朝云与樊素进行对比,突出朝云对自己感情的忠贞,与樊素的离开形成鲜明反差。这种对比手法,使朝云的形象更加鲜明,也强化了苏轼对朝云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醉道士》

下一篇: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