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jiàn
huān
·
·
qiū

朝代:宋作者:毛滂浏览量:3
shí
nián
hǎi
piān
zhōu
duō
chóu
bái
qīng
dēng
jīn
qiū
zhōng
tíng
shù
kōng
jiē
yōu
yōu
shēng
xīn
shì
gēng
tóu

译文

十年来我像扁舟在湖海漂泊,不知经历了多少忧愁。今夜,白发苍苍的我对着昏黄孤灯、实在难以承受这秋意的凄凉。庭院中的树默默伫立。空荡台阶上雨淅淅沥沥。我的思绪悠悠无尽。一生的寂寞心事、在这五更天还萦绕心头。

逐句剖析

"十年湖海扁舟":十年来我像扁舟在湖海漂泊,

"几多愁":不知经历了多少忧愁。

"白发青灯今夜、":今夜,白发苍苍的我对着昏黄孤灯、

"不宜秋":实在难以承受这秋意的凄凉。

"中庭树":庭院中的树默默伫立。

"空阶雨":空荡台阶上雨淅淅沥沥。

"思悠悠":我的思绪悠悠无尽。

"寂寞一生心事、":一生的寂寞心事、

"五更头":在这五更天还萦绕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相见欢·秋思》是北宋毛滂所作的词。词作主题围绕秋思,抒发了深沉的羁旅愁怀与人生感慨。开篇以简洁笔触勾勒出多年漂泊生涯,尽显愁绪之深,描绘出白发人对青灯的孤寂场景,强化了秋夜的凄凉。下阕借景抒情,通过中庭树、空阶雨等意象,营造出幽冷氛围,使愁思愈发悠长,则直抒胸臆,将一生的寂寞心事在五更天倾诉而出。此词将个人的羁旅漂泊、岁月沧桑之感,通过简洁质朴的语言和典型意象自然流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毛滂(1061~1124?),北宋词人。字泽民,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自幼酷爱诗文词赋,长于诗词,苏轼称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气节端厉,无徇人之意”。其词作饶有情韵,婉丽可诵,描写别情,语尽而情意不绝,其中《临江仙·都城元夕》中“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句,境界似晚唐律诗。代表作品有《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浣溪沙·泛舟》。著有《东堂集》《东堂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词人以“十年”点明漫长的时间跨度,“湖海扁舟”描绘出自己如扁舟般在湖海间漂泊不定的生涯。寥寥数字,便将多年羁旅漂泊的孤寂与愁绪尽显无遗,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词人在漫长岁月里的漂泊之苦。“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白发”暗示岁月流逝,词人已不再年轻,青春不再的伤感油然而生。“青灯”营造出昏暗、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又逢秋季,秋夜的凄凉与自身的孤寂、衰老相互交织,使得词人感慨今夜实在不适合面对这萧瑟的秋景,进一步强化了愁绪,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坎坷的无奈与悲叹。下阕“中庭树。空阶雨。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中庭树。空阶雨。”短短两句,选取了中庭的树和空荡台阶上的雨这两个典型意象。中庭之树在秋夜中默默伫立,空阶之雨淅淅沥沥落下,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冷、幽僻的氛围,以景衬情,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愁思渲染得愈发浓重。“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思悠悠”直接点明词人思绪绵长,在这秋夜中愁思不断。“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则进一步深化情感,表明词人一生的寂寞心事,在这五更天还萦绕心头,难以排遣。五更时分,本就是人最易陷入沉思、情绪最为敏感脆弱之时,词人借此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寂、落寞与对人生的种种感慨和盘托出,情感真挚而深沉,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位在秋夜五更独自伤怀、心事重重的老者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晁说之《奈我》

下一篇: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