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筑饮美酒":像高渐离一样在燕市击筑饮酒,
# 击筑饮美酒:用高渐离事。典出《史记·刺客列传》。筑,一种古代的弦乐器。其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曰筑。
"剑歌易水湄":像荆轲一样在易水上弹剑悲歌。
# 剑歌易水湄:用荆轲事。典出《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赴秦,燕太子丹与众宾客送荆轲于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湄:岸边。
"经过燕太子":应结识像燕太子丹这样的爱贤之士,
# 燕太子:名丹,燕王喜之太子。秦灭韩前夕,为质于秦,后逃归。秦灭韩、赵后,他派荆轲往秦,借献督亢图及交验樊於期头之时行刺秦王政事败后,秦急发兵攻燕,被燕王喜所杀。事见《战国策·燕策》。
"结托并州儿":要结交像并州侠士一般的朋友。
# 并州儿:并州一带重义气轻生死的青年男子。并州,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北的一部,自古多慷慨悲歌的游侠之士,以善骑射著称。儿,指年轻人。
"少年负壮气":少年身负壮志,
"奋烈自有时":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
"因声鲁句践":若再遇到像鲁句践这样的侠士,应该事先自报家门,
# 声:集作击。
"争博勿相欺":若有争博之时,请多多包涵,幸勿相欺啊。
# 争博:因赌博而相争。博,古代用以决定胜负的一种游戏。
"五陵年少金市东":在长安金市之东,
# 金市:唐代东都洛阳有金市。此系指长安西市,因可兑换金银,故名。,五陵:本指汉朝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为当时豪家贵族的聚居地。此泛指家居长安的豪贵之家。
"银鞍白马度春风":五陵的贵公子骑着银鞍白马,满面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他们在游春赏花之后,最爱到哪里去呢,
"笑入胡姬酒肆中":他们常常笑入到胡姬的酒肆中饮酒寻乐。
# 胡姬:泛指当时西域及外国的少女。当时长安多有胡人开酒肆者,店中多胡姬歌舞侍酒。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少年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第一首为五言古诗,第二首为七言绝句。两首诗均以少年侠客为核心意象,第一首借咏史抒怀,通过追慕荆轲的壮烈事迹,抒发对侠义精神的向往与人生感慨,展现“侠骨刚肠”;第二首则以游侠题材描绘少年豪侠对自然馈赠与人间欢愉的炽热情怀。诗中语言豪迈俊爽,寓刚于柔,既勾勒出盛唐少年的意气风发,又暗含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是同类题材中融合历史厚重与青春活力的代表作品。
2. 写作手法
用典:第一首开篇以荆轲、高渐离击筑悲歌的典故起兴,借古喻今,将历史人物的豪情注入少年形象,强化其精神内核。虚实结合:前诗咏史寄怀,虚写荆轲事迹而实抒己志;后诗以现实场景摹写,虚实交织中突显少年形象的立体感。白描:第二首以简笔勾勒少年游春场景,“落花踏尽”“笑入酒肆”等动态描写,生动展现其率真豪放的性格。
3. 分段赏析
《少年行二首》以双重诗体构建少年精神的立体图鉴。第一首五古以“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破空而来,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典故翻作少年意气风发的底色,通过“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的时空穿越式叙事,将历史侠客的悲壮基因注入盛唐少年的血脉;“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如金石掷地,既是对《史记·荆轲传》中“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史实的诗意提纯,又以“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的戏剧性冲突,在史传的缝隙间爆发出少年特有的锐气与锋芒。第二首七绝则以“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铺展流动画卷,金银鞍马的富丽意象与“踏尽落花”的天然野趣形成张力美学,末句“笑入胡姬酒肆中”以特写镜头定格,其“笑”字既呼应前首“负壮气”的豪情,又以胡姬酒肆的异域符号暗示盛唐包容气象——五古如青铜剑铭镌刻精神脊梁,七绝似工笔卷轴晕染生命华彩;前者借《战国策》的骨骼撑起历史厚重感,后者凭“银鞍白马”的明快节奏跃动时代脉搏。双璧辉映间,既以“剑歌易水”与“胡姬酒肆”勾连起华夏文明的纵深感,又以“奋烈有时”与“踏尽落花”交织出青春特质的永恒性,最终在“刚柔并济”的美学平衡中完成对少年人格的终极诠释。
4. 作品点评
《少年行二首》这两首诗皆为极具创作个性的佳作。对青春活力的由衷赞美、对英雄事业的不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由衷热爱,构成了两首诗的主旋律,也是李白创作个性的重要基调。前一首诗由事生情、触景生兴,假借咏叹古人来尽情展现自己的性情,字里行间跃动着鲜活的情感。其词理意趣蕴含着一种古朴简约、婉转且富含讽喻意味的艺术美感,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后一首诗则不发议论,却能让形象与神韵跃然纸上。它用墨不多却极为绚烂多彩,语言简洁却余韵悠长,带给读者别样的艺术享受。尽管二者都是乐府诗题,且都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营造出浓郁的浪漫氛围,但在选材和构思上毫不雷同,在表现手法上也各具特色,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 严羽:写豪情在“笑入”二字,有味。
不详《李太白诗集》
# 刘辰翁:语气凌厉快活,梦亦难忘。
明高棅《唐诗品汇》
# 摹写少年之态,曲尽其妙。
明唐汝询《唐诗解》
# 胡应麟:唐人七言绝有作乐府体者,如此诗及《横江词》尚是古词。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钟惺:行径风生。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极写豪华之盛,曲尽少年之态。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
# 王翼云:“银”字上映“金”字(“银鞍白马”句下)。
不详《李太白诗醇》
上一篇:唐·上官仪《故北平公挽歌》
下一篇:唐·白居易《早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