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
·
jīn
liáng
dāng

朝代:元作者:丘处机浏览量:2
jīn
liáng
dāng
zhī
qián
chéng
tiáo
shí
nán
yòu
hóng
tiān
zhù
cōng
cōng
mén
zǒu
xíng
shī
xīn
hún
mèng
yōu
yōu
qiě
xiàng
pán
zhù
xìng
xiè
jiē
fāng
háo
jié
shí
shí
wèi
lái
xiāng

译文

如今我反复思量往日的尘缘。我知道自己前行的道路,遥远而时常难以度过。福泽护佑不够深厚,上天亦未施以援手。急切想要脱身,却找不到超脱的门径。躯壳如行尸走肉,但内心已彻底觉醒。魂魄与梦境缥缈无依,暂且归隐磻溪修行。有幸向街坊中的豪杰之士表达感谢。感谢他们能不时地前来探望自己。

逐句剖析

"今日思量当日故":如今我反复思量往日的尘缘。

"知我前程":我知道自己前行的道路,

"迢递时难度":遥远而时常难以度过。

"福祐不弘天不助":福泽护佑不够深厚,上天亦未施以援手。

# 祐:一作佑。

"匆匆欲去无门去":急切想要脱身,却找不到超脱的门径。

"走骨行尸心已悟":躯壳如行尸走肉,但内心已彻底觉醒。

"魂梦悠悠":魂魄与梦境缥缈无依,

"且向磻溪住":暂且归隐磻溪修行。

"幸谢街坊豪杰户":有幸向街坊中的豪杰之士表达感谢。

"时时蓦谓来相顾":感谢他们能不时地前来探望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风栖梧·今日思量当日故》是金代全真教掌教丘处机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人生困顿之慨,感叹前路艰难、福祐不至,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下片展现彻悟心境,以“走骨行尸”喻自身状态,转而向往磻溪隐居,最终获得街坊照拂,体现从困顿到超脱的精神转变。全词语言直白质朴,情感真挚深沉,通过今昔对比和心境转换,既揭示了早年求道之艰辛,又彰显了最终安顿身心、获得世俗关怀的释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代道士,道教“全真七子”之一,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

丘处机(1148~1227),金代道士。一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卒后,元世祖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他与刘处玄、谭处端、马钰、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合称为“全真七子”,是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诗作体裁多样,所作绝句含蓄凝练,律诗工稳流畅。其诗风格豪迈飘逸、婉丽清秀。内容以记录修行生活、阐述全真教理为主体,其中咏物、写景与述怀三类作品成就较高。代表作品有《报师恩》《玉炉三涧雪》《月中仙·赏月》《水龙吟·夜晴》等。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风栖梧·今日思量当日故》上片抒写人生困顿之慨,感叹前路艰难、福祐不至,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今日思量当日故”句是主人公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思索。“今日”与“当日”形成时间上的对比,“思量”体现出内心的纠结与迷茫,表达出对过去经历的事情难以忘怀,且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知我前程,迢递时难度”直接抒发了对前程的认知与感慨。“迢递”形容前程遥远,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与艰辛。“时难度”则进一步强调了实现前程的艰难程度,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力感,反映出作者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与迷茫。“福祐不弘天不助”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叹息。“福祐不弘”意味着福分浅薄,得不到上天的庇佑和帮助。体现出作者在困境中渴望得到外界助力却不可得的失望,也反映出道教中命运无常、人生多舛的观念。“匆匆欲去无门去”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想要摆脱困境却又找不到出路的无奈处境。“匆匆”表现出内心的急切和焦虑,“无门去”则将这种困境具象化,仿佛被一扇无形的大门阻挡,无法挣脱,突出了作者的困境和迷茫。下片展现诗人彻悟心境,从困顿到超脱的精神转变。“走骨行尸心已悟”“走骨行尸”通常用来形容人虽生犹死、行尸走肉般的状态,这里表明作者对过去那种浑浑噩噩、迷茫的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思和觉悟。“心已悟”说明作者在经历了一番思考后,内心已经觉醒,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变现状,寻求新的生活方向。“魂梦悠悠,且向磻溪住”“魂梦悠悠”描绘出一种灵魂飘荡、无所依托的状态,反映出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对现实的逃避心理。“且向磻溪住”则表明作者决定暂时隐居在磻溪,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体现了道教中避世修行的思想。“幸谢街坊豪杰户。时时蓦谓来相顾”两句表达了对街坊豪杰的感激之情。“幸谢”“时时”体现出作者的感恩之意,作者在困境中得到了街坊豪杰的帮助和支持,这份情谊让他感到幸运和温暖,彰显了其最终安顿身心、获得世俗关怀的释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杨载《到京师》

下一篇:元·王冕《归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