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思量当日故":如今我反复思量往日的尘缘。
"知我前程":我知道自己前行的道路,
"迢递时难度":遥远而时常难以度过。
"福祐不弘天不助":福泽护佑不够深厚,上天亦未施以援手。
# 祐:一作佑。
"匆匆欲去无门去":急切想要脱身,却找不到超脱的门径。
"走骨行尸心已悟":躯壳如行尸走肉,但内心已彻底觉醒。
"魂梦悠悠":魂魄与梦境缥缈无依,
"且向磻溪住":暂且归隐磻溪修行。
"幸谢街坊豪杰户":有幸向街坊中的豪杰之士表达感谢。
"时时蓦谓来相顾":感谢他们能不时地前来探望自己。
金代道士,道教“全真七子”之一,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
丘处机(1148~1227),金代道士。一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卒后,元世祖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他与刘处玄、谭处端、马钰、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合称为“全真七子”,是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诗作体裁多样,所作绝句含蓄凝练,律诗工稳流畅。其诗风格豪迈飘逸、婉丽清秀。内容以记录修行生活、阐述全真教理为主体,其中咏物、写景与述怀三类作品成就较高。代表作品有《报师恩》《玉炉三涧雪》《月中仙·赏月》《水龙吟·夜晴》等。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等。
1. 分段赏析
《风栖梧·今日思量当日故》上片抒写人生困顿之慨,感叹前路艰难、福祐不至,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今日思量当日故”句是主人公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思索。“今日”与“当日”形成时间上的对比,“思量”体现出内心的纠结与迷茫,表达出对过去经历的事情难以忘怀,且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知我前程,迢递时难度”直接抒发了对前程的认知与感慨。“迢递”形容前程遥远,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与艰辛。“时难度”则进一步强调了实现前程的艰难程度,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力感,反映出作者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与迷茫。“福祐不弘天不助”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叹息。“福祐不弘”意味着福分浅薄,得不到上天的庇佑和帮助。体现出作者在困境中渴望得到外界助力却不可得的失望,也反映出道教中命运无常、人生多舛的观念。“匆匆欲去无门去”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想要摆脱困境却又找不到出路的无奈处境。“匆匆”表现出内心的急切和焦虑,“无门去”则将这种困境具象化,仿佛被一扇无形的大门阻挡,无法挣脱,突出了作者的困境和迷茫。下片展现诗人彻悟心境,从困顿到超脱的精神转变。“走骨行尸心已悟”“走骨行尸”通常用来形容人虽生犹死、行尸走肉般的状态,这里表明作者对过去那种浑浑噩噩、迷茫的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思和觉悟。“心已悟”说明作者在经历了一番思考后,内心已经觉醒,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变现状,寻求新的生活方向。“魂梦悠悠,且向磻溪住”“魂梦悠悠”描绘出一种灵魂飘荡、无所依托的状态,反映出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对现实的逃避心理。“且向磻溪住”则表明作者决定暂时隐居在磻溪,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体现了道教中避世修行的思想。“幸谢街坊豪杰户。时时蓦谓来相顾”两句表达了对街坊豪杰的感激之情。“幸谢”“时时”体现出作者的感恩之意,作者在困境中得到了街坊豪杰的帮助和支持,这份情谊让他感到幸运和温暖,彰显了其最终安顿身心、获得世俗关怀的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