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qián
zhēng
jūn
shào
yá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bái
bēi
jiǔ
绿
yáng
sān
yuè
shí
chūn
fēng
liǎng
bìn
chéng
bǐng
zhú
wéi
yǐn
tóu
gān
竿
wèi
chí
féng
wèi
chuān
liè
yóu
wáng
shī

译文

举起白玉杯痛饮美酒,在这绿杨飘垂的三月之时。春风还能吹拂几日,您我两鬓各已斑白。秉烛夜游唯须饮酒,此时投竿垂钓也许未迟。如能遇到文王渭水之猎,我也可以成为帝王之师。

逐句剖析

"白玉一杯酒":举起白玉杯痛饮美酒,

"绿杨三月时":在这绿杨飘垂的三月之时。

# 三月时:指暮春。

"春风余几日":春风还能吹拂几日,

"两鬓各成丝":您我两鬓各已斑白。

# 丝:喻指白发。

"秉烛唯须饮":秉烛夜游唯须饮酒,

# 秉烛:以蜡烛照明。

"投竿也未迟":此时投竿垂钓也许未迟。

# 投竿:钓鱼。姜太公未遇时,在渭水上垂钓,遇文王出猎,被聘为师。

"如逢渭川猎":如能遇到文王渭水之猎,

# 如逢渭川猎:“如逢”二句:据考证,这时钱少阳已八十余岁,所以用吕尚的典故。吕尚,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吕尚钓于渭水上游的磻溪,适逢周文王前来打猎,遂同车而归,立为师。川:一作“水”。

"犹可帝王师":我也可以成为帝王之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钱征君少阳》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开篇,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在绿意盎然、风光旖旎的暮春时节,主人公悠然独酌,身旁美酒如玉,绿杨依依。颔联之中,诗人巧妙地借景表意,既展现了钱徵君的心志,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怀。到了颈联,着重描述了暮年隐居生活的情致趣味,然而细细品味,其中却蕴含着诸多的无奈,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借酒消愁的落寞。而尾联处,李白借用吕尚的典故,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即便年事已高,却仍有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大有“为时未晚”的意味。整首诗兼具古诗的自由洒脱与律诗的严谨规整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赠钱征君少阳》大致是李白于晚年所作,此诗一作《送赵云卿》,是李白专门为钱少阳而写的赠诗。李白在其晚年时期,对“商山四皓”凭借自身才能辅助君主、济世安民的行为极为赞赏,内心十分推崇他们的这种济世之心与佐君之功。也正因如此,对于有着类似特质,如同“四皓”一般的钱少阳,李白同样是极为看重和推许的,甚至在《赠潘侍御论钱少阳》这首诗里,李白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将钱少阳的眉毛比作松雪,赞誉他可与“商山四皓”相媲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宴饮与赠别的五言律诗,诗中先描绘春日宴饮场景,借景抒情感慨时光易逝,随后激励钱少阳虽已两鬓斑白,但仍可积极进取,展现出李白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以及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绿杨三月时”描绘春日美景,为后文感慨时光和鼓励友人做铺垫,借春日之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友人的情感。用典:“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运用姜子牙在渭水之滨垂钓,后遇周文王被重用成为帝王之师的典故,鼓励钱少阳若有机会,仍能像姜子牙一样施展才华。对比:“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将短暂的春风与已变白发的两鬓对比,突出时光流逝之快。

3. 分段赏析

《赠钱征君少阳》首联“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别出心裁地开篇便提及“酒”,随后才点明时间。这般起笔,乍看突兀,却迅速勾勒出一幅画面:在风光旖旎、景致迷人的暮春时节,主人公独自饮酒。这一场景营造出恬淡闲适的隐居氛围,与钱徵君的身份十分契合。“三月”所指的暮春时节,不仅点明季节,更为颔联中即将抒发的感慨埋下伏笔。颔联“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紧承首联第二句。“春风余几日”一语双关,既表明春日将尽,时日无多,又暗喻钱少阳已至暮年,如同风中残烛。如此一来,后续对衰老的感慨便顺理成章,毫不突兀。“各成丝”与杜甫《赠卫八处士》中“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的“各已苍”表意相近,说明钱少阳与诗人自己的鬓发皆已斑白。一个“各”字,不着痕迹地将两人关联起来。自此往后,诗意既展现了钱少阳的心志,又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情怀,两者浑然一体,难以区分。三、四句由暮春与暮年引发无限感慨,进而引出之后的诗句。颈联“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第五句既承接颔联,又遥应首句,其诗意脱胎于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流露出更多无可奈何、借酒避世的意味,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手法,旨在为后文凸显钱少阳的抱负做铺垫。第六句与第五句对仗,表意相仿,均描绘了典型的隐居生活,渲染出及时享受闲适之乐的氛围。更关键的是,后句提到水边垂钓,自然引出诗末与吕尚相关的典故,为诗歌高潮的出现积蓄力量,足见诗人在写作时对呼应转折技巧的重视。尾联“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意思是倘若钱少阳如同吕尚那般,在垂钓之际遇到求贤若渴的明君,同样能够成为帝王的老师,辅佐朝政,建立不世功勋。此处“如”和“犹”二字至关重要,表明收竿从政、建功立业并非已然发生的事实,而是一种设想与愿望,属于虚写。正因其为虚写,才与钱徵君的身份相符,同时也精准地表达出赞颂钱少阳的主旨。而在这背后,隐匿着诗人即便暮年,仍怀有的雄心壮志。全诗层层推进,借暮春与暮年之景蓄势,直至此处,主旨全然展现,结尾雄奇跌宕,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赠钱征君少阳》这首五言律诗,全然依凭诗人的情志挥洒而就,行文自然流畅,读来毫无阻滞之感。诗句表意含蓄,其中蕴藏的余味悠长深远,在幽微绵长的思绪、抑扬顿挫的音韵之中,彰显出豪放雄奇的磅礴气势。尤其是结尾之句,笔力雄健,意境跌宕起伏,使得全诗主旨尽显,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空间。从格律的角度来看,常规的五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然而,李白却突破了这一常规束缚,在这首诗中采用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的形式。如此独特的处理方式,使得他那豪放雄奇的情思与非凡的才气,免受严密格律的限制,得以更加自由地抒发与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仗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

清赵翼《瓯北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柳绝句》

下一篇:唐·方干《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