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liè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tài
shǒu
yào
耀
qīng
wēi
chéng
xián
nòng
wǎn
huī
jiāng
shā
héng
liè
shān
huǒ
rào
xíng
wéi
jiàn
zhú
yún
hóng
鸿
luò
yīng
suí
yuè
fēi
zhī
bái
huān
shǎng
fāng
guī

译文

太守显耀着清正威严,趁着闲暇利用傍晚的余晖。江边沙滩上狩猎骑兵纵横驰骋,山林中燃起的山火围绕形成包围圈。箭追逐着云中的大雁,大雁落下,猎鹰追逐着野兔迅速飞去。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欢乐地观赏,直到夜晚才归来。

逐句剖析

"太守耀清威":太守显耀着清正威严,

# 威:威风。

"乘闲弄晚晖":趁着闲暇利用傍晚的余晖。

# 晚晖:黄昏。

"江沙横猎骑":江边沙滩上狩猎骑兵纵横驰骋,

# 横:横冲。

"山火绕行围":山林中燃起的山火围绕形成包围圈。

"箭逐云鸿落":箭追逐着云中的大雁,大雁落下,

"鹰随月兔飞":猎鹰追逐着野兔迅速飞去。

"不知白日暮":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

"欢赏夜方归":欢乐地观赏,直到夜晚才归来。

# 方归:打道回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猎》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以狩猎活动为题材的五言律诗。诗中先展现了太守的威严以及利用傍晚余晖展开狩猎的闲适。接着通过“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描绘出狩猎队伍在江边沙滩驰骋、山林中以火为围的壮观场面。“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生动地描写了狩猎的精彩瞬间,箭射落大雁,鹰追逐野兔。最后以“不知白日暮,欢赏夜方归”,表现出众人沉浸在狩猎的欢乐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直到夜晚才尽兴而归。写作上,运用烘托、对偶手法,使场景更震撼,节奏更明快。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狩猎场景和参与狩猎者豪情的赞美与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推测这首诗是作者跟随元演前往太原探望元演父亲期间所作。元演的父亲身为当地军事长官,李白在此度过了一段极为惬意的时光,食宿游乐皆无忧,近乎一整年。那段时间,李白或许萌生出投笔从戎的想法。不过,最终他还是与元演一同踏上归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场景描写:“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描绘出江边沙滩上狩猎骑兵纵横驰骋,山林中燃起的山火围绕形成包围圈的宏大场面,生动地展现了狩猎的规模与气势,使读者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细致刻画了箭射出后大雁应声而落,鹰追逐野兔的精彩瞬间,通过这些细节,突出了狩猎活动的紧张与刺激,展现出狩猎者高超的技艺。

2. 分段赏析

首联:“太守耀清威,乘闲弄晚晖”,开篇点明主角为太守,展现其威严,“耀清威”突出太守的威风凛凛。“乘闲弄晚晖”表明太守趁着闲暇时光,利用傍晚的余晖进行狩猎,为整个狩猎场景定下了闲适且充满豪情的基调。颔联:“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描绘出一幅宏大的狩猎画面。江边沙滩上,狩猎的骑兵纵横往来,山林中燃起的山火围绕形成包围圈。“横”字写出了猎骑的纵横驰骋,“绕”字则体现了火围的严密,展现出狩猎场面的壮观和有序,突出了狩猎的气势。颈联:“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此联聚焦于狩猎的精彩瞬间。箭射出后,追逐着云中的大雁,大雁应声而落;猎鹰追逐着野兔,迅速飞去。“逐”和“随”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出箭和鹰的迅猛,以及狩猎者的技艺高超,使诗歌充满动感与活力。尾联:“不知白日暮,欢赏夜方归”,狩猎的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直到夜晚才尽兴而归。这两句从侧面反映出狩猎活动的精彩与欢乐,众人完全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进一步表达出诗人对这种充满豪情的狩猎活动的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别东林寺僧》

下一篇:唐·王维《戏题盘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