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yuè
yún
tái
sòng
dān
qiū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西
yuè
zhēng
róng
zhuàng
zāi
huáng
tiān
lái
huáng
wàn
chù
shān
dòng
pán
zhuàn
qín
léi
róng
guāng
xiū
fēn
cǎi
qiān
nián
qīng
shèng
rén
zài
líng
páo
xiào
liǎng
shān
hóng
pēn
jiàn
shè
dōng
hǎi
sān
fēng
què
cuī
cuì
dān
gāo
zhǎng
kāi
bái
jīn
jīng
yùn
yuán
shí
zuò
lián
huā
yún
zuò
tái
yún
tái
dào
lián
yǎo
míng
zhōng
yǒu
dān
qiū
shēng
míng
xīng
bèi
sǎo
sāo
bèi
zhǐ
zhǎo
qīng
huáng
shǒu
tiān
dān
qiū
tán
tiān
tiān
jiǔ
chóng
chū
shēng
guāng
huī
dōng
lái
péng
lái
西
guī
jiāng
tǎng
huì
rén
yǐn
èr
máo
lóng
shàng
tiān
fēi

译文

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而后,它奔腾万里,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漩涡像车轮般地转动,发出山摇地动的声音,像巨雷一样在秦川大地上回响。黄河的上空笼罩着五色云气,千年一清,圣人即将出矣。河神巨灵大吼一声,将首阳山和华山劈开,让黄河之水喷流而过,直射东海。而华山三峰,后退欲倒,在高高的崖月谷之上,留下了巨灵神的掌印。西天的金精白帝,运作元气,将华山西峰化作莲花,北峰化作云台。云台阁道层层直通幽冥,山中有位不死的神仙叫丹丘生。明星玉女为他清洁洒扫,神仙麻姑为他轻轻地搔背。吾皇御驭天下,手把天地之门户,邀丹丘子共谈天地之至道。丹丘子出入宫廷,光辉闪耀,从东边蓬莱来又向西回去。倘若丹丘子的玉浆能赐故人一饮的话,我将与您一起骑上二茅龙上天而飞。

逐句剖析

"西岳峥嵘何壮哉":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

# 西岳峥嵘何壮哉:“西岳”两句:据《华山记》所载,从华山的落雁峰“俯眺三秦,旷莽无际。黄河如一缕水,缭绕岳下”。西岳,即华山。峥嵘,高峻貌。

"黄河如丝天际来":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

# 黄河如丝:据《华山记》所载,从华山的落雁峰“俯眺三秦,旷莽无际。黄河如一缕水,缭绕岳下”。

"黄河万里触山动":而后,它奔腾万里,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

"盘涡毂转秦地雷":漩涡像车轮般地转动,发出山摇地动的声音,像巨雷一样在秦川大地上回响。

# 盘涡毂转:车轮的中心处称毂,这里形容水波急流,盘旋如轮转。

"荣光休气纷五彩":黄河的上空笼罩着五色云气,

# 荣光休气:形容河水在阳光下所呈现的光彩,仿佛一片祥瑞的气象。

"千年一清圣人在":千年一清,圣人即将出矣。

# 圣人:指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千年一清:黄河多挟泥沙,古代以河清为吉祥之事,也以河清称颂清明的治世。

"巨灵咆哮擘两山":河神巨灵大吼一声,将首阳山和华山劈开,

# 巨灵咆哮擘两山:巨灵”两句:据《水经注·河水》引古语:“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擘,剖开。

"洪波喷箭射东海":让黄河之水喷流而过,直射东海。

# 箭:一作流。

"三峰却立如欲摧":而华山三峰,后退欲倒,

# 三峰:指东峰朝阳峰、南峰落雁峰、西峰莲花峰。

"翠崖丹谷高掌开":在高高的崖月谷之上,留下了巨灵神的掌印。

# 高掌:即仙人掌,华山山峰名。

"白帝金精运元气":西天的金精白帝,运作元气,

# 白帝: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西方之神。华山是西岳,故属白帝。道家以西方属金,故称白帝为西方之金精。慎蒙《名山诸胜一览记》:“李白诗‘石作莲花云作台’,今观山形,外罗诸山如莲瓣,中间三峰特出如莲心,其下如云台峰,自远望之,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也。”元气,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形成世界最元始的东西是元气,无形状可言,天地万物都由元气而生。

"石作莲花云作台":将华山西峰化作莲花,北峰化作云台。

# 石作莲花云作台:王琦注引《名山记》:李白诗“石作莲花云作台”,近观山形外罗诸山如莲瓣,中间三峰特出如莲心,其下为云台峰,自远望之,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也。

"云台阁道连窈冥":云台阁道层层直通幽冥,

# 连窈冥:一作“人不到”。窈冥,高深不可测之处。,阁道:即栈道。山路险阻,凿石架木以通行的道路。

"中有不死丹丘生":山中有位不死的神仙叫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明星玉女为他清洁洒扫,

# 明星玉女:仙女名,据说她们住在华山上,服玉浆,白日升天。

"麻姑搔背指爪轻":神仙麻姑为他轻轻地搔背。

# 麻姑: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建昌人,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邀,降于蔡经家,年约十八九岁,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据《神仙传》说她的手像鸟爪,蔡经曾想象,用它来搔背一定很好。

"我皇手把天地户":吾皇御驭天下,手把天地之门户,

# 天地户:天地之门户。《汉武帝内传》:王母命侍女法安婴歌《元灵之曲》,曰:“天地虽寥廓,我把天地户。”,把:把持、主宰。,我皇:指天帝。

"丹丘谈天与天语":邀丹丘子共谈天地之至道。

# 与天语:与皇帝谈话。此处之“天”字,指天子、皇帝。,谈天:即言天地之道也。战国时齐人邹衍喜欢谈论宇宙之事,人称他是“谈天衍”。

"九重出入生光辉":丹丘子出入宫廷,光辉闪耀,

# 光辉:荣耀。,九重:天的极高处。一说天子之门九重,此指天子居处,即皇宫。

"东来蓬莱复西归":从东边蓬莱来又向西回去。

# 西归:西入长安也。,东来蓬莱:即求仙也。蓬莱,东海中有蓬莱仙岛。

"玉浆傥惠故人饮":倘若丹丘子的玉浆能赐故人一饮的话,

# 玉浆傥惠故人饮:玉浆”两句:是说元丹丘或许能惠爱故人(自指),饮以玉浆,使他也能飞升成仙。《列仙传》说,仙人使卜师呼子先与酒家妪骑二茅狗(后变为龙)飞上华山成仙。玉浆,仙人所饮之浆。惠,赠也。故人,李白自指。

"骑二茅龙上天飞":我将与您一起骑上二茅龙上天而飞。

# 茅龙:据《列仙传》说,仙人使卜师呼子先与酒家妪骑二茅狗,变成飞龙,升天成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由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是一首七言歌行诗,赠予友人元丹丘。此诗主题围绕黄河中游峡谷段壮观景色展开,看似游仙,实则咏物抒怀。写作手法上,以浪漫笔触,将奇伟山水与优美神话相融合,凭借丰富想象,把华山、黄河描绘得雄伟壮观、气象万千。通过对山河的刻画,抒发大河奔腾的壮丽豪情以及对高山的敬仰之情,营造出奇幻飘逸的境界,尽显浪漫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丹丘子即元丹丘,堪称一位钟情于烟霞、逍遥尘世的游仙。他与李白情谊笃厚,一生往来频繁,二人志趣相投,拥有深厚的友谊。李白与元丹丘相伴同游的时光漫长,因而为其创作的赠诗数量颇丰。据裴斐所著《李白年谱简编》记载,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于华山送别即将奔赴长安的元丹丘时,挥笔写下《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彼时,李白年届四十四岁,已然经历了“赐金放还”,无奈告别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黄河中游峡谷段的壮观景致,借奇伟山水与优美神话,凭借丰富想象,把华山、黄河塑造得雄伟壮丽、气象万千。通过对山河的描写,营造出奇幻飘逸之境,表达了对大河奔腾的赞叹、对高山的敬仰,也融入了对友人元丹丘的深厚情谊。

2. 写作手法

夸张:“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将黄河奔腾万里撞击山峦的力量夸大,漩涡转动如雷声震动秦地,极写黄河的磅礴气势。想象:“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想象丹丘子在仙境中有明星玉女洒扫,麻姑轻搔背,还能与皇帝交流,使诗歌充满浪漫奇幻的想象。

3. 分段赏析

诗以“西岳峥嵘何壮哉”开篇,直显华山雄伟,顺势带出登山所见黄河雄姿。随后四句绘黄河,先写其汹涌触山、急流成涡、声若惊雷,又写阳光下波光闪耀,还关联人生。出人意料,诗人以“黄河如丝天际来”轻描黄河,与常见雄浑写法不同,这是因站在华山绝顶远眺,黄河似细若游丝自天边飘来,如此轻笔更衬华山高耸。而黄河至华山脚下,瞬间化作波山浪海,“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汹涌浪涛震撼山岳,气势惊心动魄。此景为华山未开辟、黄河受阻的虚境,诗人思绪回溯远古。传说大禹治水前,华山与对岸山相连挡黄河,大禹指挥巨灵神开山,黄河才畅流,被劈开处成今华山与首阳山。“荣光休气纷五彩”展现大禹降临的自信。巨灵擘山时“咆哮”“洪波喷射”,尽显李白式雄浑笔力。三峰被震得“却立如欲摧”,翠崖留掌印,白帝则运元气将华山顶化为莲花,白云成云台,此节融合浪漫想象与神话,壮美灵动,为友人元丹丘出场铺垫。“云台”八句把神话与现实人物交织。云台阁道接云霄,明星、玉女洒扫,麻姑为元丹丘搔背,元丹丘与天帝探讨宇宙,往来蓬莱与华山。“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从云烟中勾勒友人仙姿,“不死”二字诙谐又含情。元丹丘华山隐居生活,在诗人笔下成奇幻经历:华山仙子洒扫,麻姑轻搔背,王母守门,友人甚至能与天帝交谈。原本无关的神话经诗人组合,妙趣横生。最后,诗人想象友人出入天庭、往返蓬莱,若得仙人“玉浆”,别忘了分享,到时一同骑“茅狗”化龙飞天,尽显对神仙飞升境界的向往。

4. 作品点评

全诗行文如行云流水,笔锋收放间尽显精妙。正如王世贞在《艺苑巵言》所评,“纵之则文漪落霞,舒卷绚烂”,奔放时,恰似文漪泛起、落霞缤纷,绚丽夺目;而“收之则‘万骑忽敛,寂然无声’”,收敛处,又似万马齐喑,归于静谧。明人陆时雍赞誉李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强调其构思奇妙,超乎常人想象,布局自然多变,不着痕迹;还称其有“行云流水之妙”,整首诗读来顺畅自然,毫无滞涩之感。《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无疑完美契合这般盛赞,实至名归。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纵之则文漪落霞,舒卷绚烂,收之则万骑忽敛,寂然无声。

明王世贞《艺苑巵言》

# 健笔凌云,一扫靡靡之调。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太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云:“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下接仄韵云:“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每于转韵处,棱角峭厉,令人耳目顿觉醒豁。学者要从此种寻去,方有途径可通,若但貌袭其起句“石作莲花云作台”,便是钝汉。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

# “中有不死”句入题。

清方东树《昭味詹言》

# 只是实赋,便成奇语(“白帝金精”二句下)。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 实叙而伟丽,自是仙笔(“三峰却立”四句下)。句句有仙气(“我皇手把”二句下)。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讳辩》

下一篇:唐·杜牧《秋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