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píng
yuè
·
·
míng
luó
yuè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jìn
tíng
chūn
zhòu
yīng
xīn
xiù
bǎi
cǎo
qiǎo
qiú
huā
xià
dòu
zhǐ
zhū
mǎn
dǒu
wǎn
què
cán
zhuāng
qián
xián
cháng
shuí
dào
yāo
zhī
yǎo
tiǎo
zhé
xuán
xiào
jūn
wáng
jìn
wéi
qiū
yuè
tàn
jīn
chuāng
xià
zhàng
yuān
yāng
pēn
lán
shè
shí
luò
yín
dēng
xiāng
xiè
bàn
huà
mián
liù
gōng
luó
sān
qiān
xiào
jiē
shēng
bǎi
mèi
chén
zhōng
jiāo
zài
shuí
biān
yān
shēn
shuǐ
kuò
yīn
xìn
yóu
wéi
yǒu
tiān
yún
wài
yuè
piān
zhào
xuán
xuán
bié
jìn
gǎn
shì
shāng
huái
怀
chóu
méi
suǒ
nán
kāi
cháng
liú
bàn
bèi
dài
jūn
hún
mèng
guī
lái
luán
qīn
fèng
cháng
宿
gēng
yín
tái
hóng
zhú
xué
qiè
lèi
zhū
xiāng
huā
mào
xiē
shí
guāng
pāo
rén
yuǎn
fàn
xiāo
xiāng
zhěn
huǐ
tīng
hán
lòu
shēng
shēng
duàn
chóu
cháng
huà
táng
chén
lái
bào
xuě
huā
fēi
gāo
juǎn
lián
lóng
kàn
jiā
ruì
hào
yuǎn
tíng
shèng
guāng
yǐn
yān
cǎo
hán
shēng
pèi
yīng
shì
tiān
xiān
kuáng
zuì
luàn
bái
yún
róu
suì

译文

宫廷春日白昼漫长,黄莺的羽毛如同披着新绣的彩衣。宫女们精心挑选百草,在花丛中嬉戏斗草,赌注是装满玉斗的珠宝。日暮时分梳理未整的妆容,在君王面前悠然舞起霓裳羽衣。谁说她腰肢纤细,旋转舞动时,连君王也含笑凝眸。深秋宫廷的夜晚,月光从雕花窗缝间悄然透入。绣着鸳鸯的玉帐中香气弥漫,烛泪点点滴落,灯花渐熄。莫向女伴诉说孤枕难眠,这深宫中罗衣绸缎三千,寂寞何止一人。一笑间百般妩媚丛生,君王的宠爱最终落在谁身上。烟波浩渺水天辽阔,思念的书信无处可寄。唯有碧空云外的明月,偏照着这漫长的离别之苦。终日感伤往事,愁眉紧锁难以舒展。夜夜留着半边锦被,只为等待梦中与你相会。华美的鸾被凤褥,夜夜独眠无人共。红烛垂泪如我珠泪,似在模仿我夜夜垂泪不休。青春容颜转瞬即逝,你却远赴潇湘,留我独守空闺。斜倚枕头后悔聆听更漏,每一声都敲碎柔肠。清晨从画堂醒来,侍女禀报雪花飘落。卷起帘子赏雪,皓白覆盖庭院,天地恍若一色。雪光映得炉烟更盛,寒霜覆草如玉佩生辉。这漫天飞雪,定是天仙醉后,将白云揉碎撒向人间。

逐句剖析

"禁庭春昼":宫廷春日白昼漫长,

"莺羽披新绣":黄莺的羽毛如同披着新绣的彩衣。

# 新绣:新的衣服。这里指“新的羽毛”。,披:长叠;新长出。

"百草巧求花下斗":宫女们精心挑选百草,在花丛中嬉戏斗草,

# 百草巧求花下斗:斗百草是一种中国民间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巧求:挖空心思去找。花下斗:一种中国民间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

"只赌珠玑满斗":赌注是装满玉斗的珠宝。

# 珠玑:珠宝。,只:语助词,用于句尾或句首。

"日晚却理残妆":日暮时分梳理未整的妆容,

# 残妆:残缺的装饰;残馀的打扮。

"御前闲舞霓裳":在君王面前悠然舞起霓裳羽衣。

# 霓裳:霓裳羽衣舞。

"谁道腰肢窈窕":谁说她腰肢纤细,

# 窈窕:妖冶的样子。,腰肢:比喻女人。

"折旋笑得君王":旋转舞动时,连君王也含笑凝眸。

# 笑得:欢笑了;逗乐了;调戏了。,折旋:不久便折服。

"禁闱秋夜":深秋宫廷的夜晚,

# 闱:后宫妃子住的地方。

"月探金窗罅":月光从雕花窗缝间悄然透入。

# 罅:空隙。

"玉帐鸳鸯喷兰麝":绣着鸳鸯的玉帐中香气弥漫,

# 兰麝:用兰花制成的麝香。,鸳鸯:类似鸳鸯状的香炉。

"时落银灯香灺":烛泪点点滴落,灯花渐熄。

# 灺:烧蜡烛头时的馀灰。,灯:烧灯芯时的馀烬。

"女伴莫话孤眠":莫向女伴诉说孤枕难眠,

"六宫罗绮三千":这深宫中罗衣绸缎三千,寂寞何止一人。

# 罗绮:一种丝织品,这里以物喻人,穿这种华丽丝织品的娇媚、佳人和妃嫔。,六宫:皇后嫔妃居住的地方。

"一笑皆生百媚":一笑间百般妩媚丛生,

# 百媚:献出媚宠,阿附皇上。

"宸衷教在谁边":君王的宠爱最终落在谁身上。

# 教:介词,“为”的意思。,宸衷:帝王的心意。(这里“宸”原指北斗星的居所,唐朝时引申到皇帝的居所,后多指帝王。这里“衷”原指初衷,后引申至心情,心意。)

"烟深水阔":烟波浩渺水天辽阔,

"音信无由达":思念的书信无处可寄。

"惟有碧天云外月":唯有碧空云外的明月,

"偏照悬悬离别":偏照着这漫长的离别之苦。

# 悬悬:遥远。《易林·晋之坎》:“悬悬南海,去家万里。”

"尽日感事伤怀":终日感伤往事,

# 尽日:整天。

"愁眉似锁难开":愁眉紧锁难以舒展。

"夜夜长留半被":夜夜留着半边锦被,

"待君魂梦归来":只为等待梦中与你相会。

# 待:等候,逗留,迟延。

"鸾衾凤褥":华美的鸾被凤褥,

# 凤褥:皇后的褥子。褥,坐卧时垫身的工具。,鸾衾:皇帝的被子。鸾,原指皇帝车架系在镳上的铃,这里代指皇帝。衾,被子,特指大而厚的被子。

"夜夜常孤宿":夜夜独眠无人共。

# 宿:过夜。

"更被银台红蜡烛":红烛垂泪如我珠泪,

# 银台:宫门名,古代唐时翰林院、学士院等都在银台门内。韩偓诗《雨后月中玉堂闲坐》:“银台直北金鸾外。”说的就是这里。,被:穿着(衣服)。,更:夜间报更的鼓。

"学妾泪珠相续":似在模仿我夜夜垂泪不休。

# 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

"花貌些子时光":青春容颜转瞬即逝,

# 些子:一点儿。,花貌:“花容月貌”的省称。

"抛人远泛潇湘":你却远赴潇湘,留我独守空闺。

# 潇湘:湘水。,泛:漂浮(水上)而行。

"欹枕悔听寒漏":斜倚枕头后悔聆听更漏,

# 寒漏: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声声滴断愁肠":每一声都敲碎柔肠。

"画堂晨起":清晨从画堂醒来,

# 画堂:华丽的堂舍。

"来报雪花飞":侍女禀报雪花飘落。

"高卷帘栊看佳瑞":卷起帘子赏雪,

# 佳瑞:瑞雪。,帘栊:窗帘或门帘。栊:窗棂。

"皓色远迷庭砌":皓白覆盖庭院,天地恍若一色。

# 庭砌:庭阶。,皓色:洁白的颜色。

"盛气光引炉烟":雪光映得炉烟更盛,

# 光引炉烟:那景象好像引发的炉烟。,盛气:雪花狂舞的气势。

"素草寒生玉佩":寒霜覆草如玉佩生辉。

# 素草寒生玉佩:白色花草寒光闪闪挂一身玉琨。玉佩:玉石制的佩饰。

"应是天仙狂醉":这漫天飞雪,定是天仙醉后,

"乱把白云揉碎":将白云揉碎撒向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平乐》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词作品,共五首,题材涵盖宫廷生活、离别相思、咏物抒怀等,展现了李白词作中豪放与婉约并存的独特风格。其一​​与​​其二​​以宫廷场景为背景,通过“莺羽披新绣”“玉帐鸳鸯喷兰麝”等意象,描绘春昼秋夜的奢华景致,暗含对宫廷女性孤寂生活的微妙观察。词中“谁道腰肢窈窕”“一笑皆生百媚”等句,既赞美人物的姿容才情,又隐现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宫廷生态。其三​​与​​其四​​转向个人情感抒写。前者以“烟深水阔”渲染空间阻隔,借“碧天云外月”寄托相思,刻画思妇“愁眉似锁”“夜夜留被待魂归”的缠绵;后者则通过“鸾衾凤褥”“红烛垂泪”等物象,表现深宫女子独守空闺的凄凉心境,语言凄婉而情感真挚。其五​​《画堂晨起》为咏雪名篇,以“高卷帘栊看佳瑞”展现晨起见雪的惊喜,更以“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的奇崛想象,将漫天飞雪幻化为天界醉仙的狂态之作。全词融合壮阔气象与瑰丽想象,既见李白豪放本色,又显浪漫主义诗风的极致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李白供奉翰林期间(743年)。当时杨玉环受宠,唐玄宗因李林甫、高力士等人善于逢迎且私交密切而对其委以重任。李白对朝廷用人策略持有异议,通过作品间接反映了统治集团核心人物的政治生态,这与他“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我认知相呼应。该诗现存文本仅见于宋代《尊前集》,学界对其是否确为李白手笔存在争议。尽管存在真伪考辨,但作品所呈现的权贵当道、政治昏聩之状,以及其中流露的批判意识,均与开元后期朝廷重用佞臣导致吏治腐败的历史情境相印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李白的《清平乐》组词是一首​​词体诗​​,也是一首​​宫怨与宫廷生活​​的词,抒发了个体在命运束缚中的哀愁与幻想。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上片四句描绘宫廷春景与女子情态。“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以宫廷春日为背景,黄莺梳理彩羽的意象暗喻女子容貌。通过“兴”的手法,将禽鸟之美与人物之美相勾连。后两句“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具体展现宫人斗草场景:她们在花丛间仔细挑选百草,进行斗草游戏,赌注是装满玉盆的珠宝。这种以珍宝为注的豪赌,既暗示宫人物质生活的优渥,也透露出其精神世界的空虚。从“能歌善舞”的侧面描写到“一掷千金”的行为刻画,折射出宫廷女子被物化的生存状态。下片转写暮色中的歌舞场景。“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竞裳”展现时间推移下的生活片段:日暮时分重新整理残妆,在君王面前舞动衣裳。这里“霓裳”指代宫廷乐舞,暗示其艺术表演性质。“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通过肢体描写展现艺术感染力:旋转舞姿令观者开怀,纤细腰身与灵动舞步形成视觉美感。结句以动态场景收束,将女子定格为宫廷娱乐体系中的表演者形象。第二首:上片四句以秋夜禁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组合,勾勒出宫廷生活的静谧与奢华。首句“禁闱秋夜”点明时空,禁宫的深邃与秋夜的凉意形成隐喻,暗示宫闱的封闭与孤寂。次句“月探金窗罅”中,“探”字赋予月光以拟人化的动态,既暗示月光的轻盈侵入,又暗含窥探之意,与禁闱的森严形成微妙反差。后两句“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则转向物质描写:华美的玉帐、形似鸳鸯的香炉(“鸳鸯”或为香炉纹饰,非实指禽鸟)、兰麝的馥郁香气,以及银灯余烬中飘落的香灰,共同构成嗅觉与视觉的感官盛宴。其中“喷”字既写香炉焚香的动态,又暗含香气弥漫的绵延感;“时落”则通过香灰的零落,暗示时间的缓慢流逝,为下片宫女的孤寂埋下伏笔。下片四句由景及人,转向对宫女心理与宫廷权力结构的刻画。前两句“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以劝慰口吻开篇,实则暗含反讽。“莫话孤眠”表面是宽慰女伴勿叹寂寞,实则凸显六宫佳丽共处下的个体孤独;“罗绮三千”以丝织品的繁复象征后宫人数的众多,数字“三千”更强化了竞争与压抑的氛围。后两句“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则聚焦帝王恩宠的不可捉摸。“一笑百媚”极写宫女取悦君王的技艺,但“教在谁边”的疑问直指帝王心意的飘忽不定,既暗含对君王薄情的批判,亦流露对宫女命运的悲悯。全词以“宸衷”收尾,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封建宫廷制度的反思,语言含蓄却锋芒暗藏。第三首:上片“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两句以苍茫的烟水之景开篇,“烟深”与“水阔”既暗示地理距离的遥远,又暗含音信难通的无奈,通过环境渲染强化了离别之苦的沉重感。后句“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以明月为情感载体,将无形的思念具象化。明月本为团圆之象,却“偏照”离别,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命运的无奈与愁绪的不可排遣。此处的“偏”字尤为精妙,既暗含对自然规律的诘问,又强化了主观情感的投射,与苏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异曲同工。下片“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直写思妇整日沉浸于哀伤中,以“愁眉似锁”这一典型意象刻画其心理状态,将抽象愁绪转化为具象形态,生动展现其郁结难舒的心境。末句“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则通过动作细节深化情感:留半被以待魂归,既体现对重逢的执念,又暗含现实阻隔的绝望。此句以“夜夜”的时间重复强化思念的绵延,而“半被”的意象更添孤寂感,与“待君”形成虚实对照,凸显痴情与现实的矛盾。第四首:上片以宫廷奢华的寝具“鸾衾凤褥”开篇,表面上渲染了皇后或妃嫔居所的华贵,但“夜夜常孤宿”却陡然转折,揭露了表面荣华下的深重孤寂。诗人通过“鸾凤”与“孤宿”的对比,暗示了主人公身份的高贵与情感的空虚。后两句“更被银台红蜡烛,学妾泪珠相续”进一步深化矛盾:“银台”既可指宫中楼阁,亦可暗喻宫廷的冰冷规矩;“红蜡烛”本是喜庆之物,却反衬出泪痕的刺目。“学妾”一词耐人寻味——皇后本无妾室之名,却需如妾般暗自垂泪,既点明其地位的微妙变化(或失宠,或被疏离),又以“泪珠相续”的动态描写,将无声的哀愁转化为具象的悲情。下片由景及情,从对现状的哀叹转向对往昔的追悔。“花貌些子时光”以“花貌”呼应上片的“鸾凤”,却用“些子”一词消解了美好,暗指青春与恩宠的短暂易逝。“抛人远泛潇湘”则通过空间转换(从宫廷到潇湘)隐喻失势或流放,潇湘在古典诗词中常为离愁别绪的象征,强化了命运的无常与孤独的不可逆。末两句“欹枕悔听寒漏,声声滴断愁肠”以听觉细节收束全篇:寒漏声本为时间流逝的客观存在,却被主观情感放大为“滴断愁肠”的利刃,通过“悔”字点明主人公对过往的懊悔,而“声声”与“滴断”的叠加强化,使愁绪具象化为可被听觉感知的实体,极具感染力。第五首:上片以晨起闻雪的日常场景开篇,语言简洁明快,却暗含动态张力。“画堂”点明环境之华美,与后文“雪花坠”的素净形成反差,暗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来报”二字赋予雪花拟人化的灵动,仿佛雪花主动叩响人间,打破画堂的静谧。后两句“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以动作勾连视觉:诗人急不可待地卷起帘栊,目光所及,皓白之色漫过庭阶,天地浑然一色。“远迷”二字既写雪势之大,又暗含诗人凝望之久,视线被雪景无限延伸,凸显其痴迷之情。下片由近及远,从视觉到想象,层层递进。“盛气光引炉烟”以炉烟蒸腾比拟飞雪的磅礴气势,将无形之风雪具象化为可感的烟火气;“素草寒生玉佩”则聚焦微观,白雪覆草如玉佩晶莹,冷冽中透出精致。两句一宏一微,构建出立体雪景。末两句陡转奇崛,“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以醉仙揉云的狂想收束全篇:雪花非自然凝结,而是天仙酩酊后的肆意创作。此喻既呼应上片“皓色”的纯净(白云揉碎为雪),又以“狂醉”赋予雪势癫狂的生命力,将自然现象升华为神话意象,尽显李白“想落天外”的浪漫主义特质。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的想象丰富新奇,没有常见的套路,用词带着浪漫主义色彩,在不受束缚的想象里还能看出雄健有力的气质。从用来比喻的事物看,都有高雅、纯净或雄奇传奇的特点,能感觉到作者当时的心境应该是很开阔、洒脱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寄情甚深,含怨言外。

清著名词家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

# 成肇磨辑《唐五代词选》录太白《清平乐》一首,其词云:“烟深水阔(略)。”按《花庵词选》云:“唐吕鹏《遏云集》载应制词四首,以后二首无清逸气韵,疑非太白所作。”今观其“烟深水阔”一首,语近宫怨,与前二首不类,或他稿误入。

近代知名学者、诗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有唐以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在明皇朝,则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四首。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迩来作者,无愧前人。

唐诗人欧阳炯《花间集叙》

# 《遏云集》曰:“李白《清平乐令》应制四首,如‘禁庭春昼’、‘禁闱秋夜’,脍炙人口。”杨慎曰:“后二首无清逸气,逸之。”

清词人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七夕》

下一篇:唐·裴迪《辋川集二十首·漆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