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táo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hóng
luó
xiù
fēn
míng
jiàn
bái
pán
zhōng
kàn
què
shì
lǎo
sēng
xiū
niàn
sòng
wàn
qián
tuī
xià
shuǐ
jīng
zhū

译文

刚才分明看到那姑娘绣花红衣袖衬托一个白晃晃的东西,怎么一放在白色瓷盘里却什么也看不到了。这玩意就像老和尚念完经以后,从手腕上退下的晶莹剔透的水晶珠。

逐句剖析

"红罗袖里分明见":刚才分明看到那姑娘绣花红衣袖衬托一个白晃晃的东西,

# 红罗袖:绣花红衣袖。

"白玉盘中看却无":怎么一放在白色瓷盘里却什么也看不到了。

# 白玉盘:白色瓷盘。

"疑是老僧休念诵":这玩意就像老和尚念完经以后,

# 念诵:念经。,疑:此诗诗眼,就像的意思。

"腕前推下水晶珠":从手腕上退下的晶莹剔透的水晶珠。

# 水晶珠:即水精珠,产于海中的一种无色透明的宝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胡桃》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白胡桃这一事物,通过对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呈现,展现出白胡桃的灵动与奇妙。全诗运用比喻等手法,将白胡桃比作水晶珠等,生动形象。前两句写在红罗袖中能分明看到白胡桃,放在白玉盘中却好似消失不见;后两句将白胡桃想象成老僧念诵时滚落的水晶珠,充满趣味。这首诗构思巧妙,以独特视角描绘事物,展现了李白诗歌浪漫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将白胡桃在红罗袖中清晰可见与在白玉盘中难以察觉的不同状态进行对比,突出白胡桃色泽特点,也赋予其活泼的特性。比喻:“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把白胡桃比作老僧腕前推下的水晶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白胡桃的晶莹剔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第一句“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从语言上看,“见”与“无”形成鲜明对比,精炼地展现出白胡桃在不同背景下的视觉差异。在表达技巧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红罗袖与白玉盘的衬托,凸显白胡桃的色泽。从形象塑造上,让白胡桃仿佛一个调皮的小精灵,生动有趣。第二句“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奇特想象,将白胡桃与老僧腕上的水晶珠联系起来,给白胡桃增添了虚幻迷离的色彩,在内容主题上,表达了诗人对其的喜爱与赞美。

3. 作品点评

《白胡桃》在写作特色上,诗人发挥奇思妙想,以对比、比喻等手法,让白胡桃在红罗袖、白玉盘以及老僧腕间的不同场景中灵动呈现,形象生动且充满趣味。语言风格通俗自然,却又不失美妙,能让读者轻松理解的同时,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韵味。整首诗凭借新奇的设想,将普通的白胡桃描绘得别具一格,展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和非凡的想象力。此诗虽以独特的视角和活泼的笔调丰富了其咏物诗的创作,为我们了解李白多样化的创作能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是其诗歌作品中饶有趣味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骄儿诗》

下一篇:唐·白居易《戏问山石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