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jiàn
tō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nián
bié
xiàng
chù
yǒu
rén
chuán
dào
yóu
jiāng
dōng
wèi
yán
guà
cāng
hǎi
què
lái
yīng
shì
cháng
fēng

译文

去年你告别我之后去了什么地方,有人传来消息说你到江东一带游历去了。又说您挂帆东海,直渡沧溟,然而你又返回来,应该是因为没有持续不停的大风吧。

逐句剖析

"去年别我向何处":去年你告别我之后去了什么地方,

"有人传道游江东":有人传来消息说你到江东一带游历去了。

# 江东:长江流至芜湖,呈南北走向,江东为辽东,即今安徽、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

"谓言挂席度沧海":又说您挂帆东海,直渡沧溟,

# 谓言挂席度沧海:这两句意为:本说渡海,而今返回,当是无长风之故。挂席:挂风帆。沧海:此指东海

"却来应是无长风":然而你又返回来,应该是因为没有持续不停的大风吧。

# 却来:返回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东鲁见狄博通》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题围绕着诗人与友人狄博通的情谊展开,内容描述了去年友人离别后有人传其游历江东,诗人原以为友人会挂帆渡海,却因可能没有长风而归来。通过“挂席”“度”“沧海”“长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飞扬跋扈的诗意,侧面烘托出诗人的壮志,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的关注。全诗寥寥数语,既刻画了友人的形象,又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友谊,以及诗人自身的凌云壮志,抒写对友人狄博通的深切怀念和重逢的喜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东鲁见狄博通》是李白于天宝五载(746)在鲁郡瑕丘(今兖州)所作。当时正处于天宝中叶,从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至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的七十九年间,是唐朝从政治上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唐朝国事堪忧,内则屡兴大狱,屠戮驱逐忠良;外则穷兵黩武,内政不修,滥事征伐。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流落江湖,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勉强维持生活。所以李白的忧愤情愫极为深切,时常会通过诗作抨击时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下,李白写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友情的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狄博通去年离别后的去向探寻,听闻其游江东,还设想他挂席渡沧海,最终归来可能因无长风的过程。通过对友人经历的想象与猜测,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狄博通之间深厚的情谊,也侧面衬托出诗人自身不满足于现状的凌云壮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重逢的喜悦之情。

2. 写作手法

设问:“去年别我向何处”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诗人自问去年友人别“我”后去了哪里,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也自然地引出下一句对友人去向的叙述,即“有人传道游江东”,使诗歌的情节发展更具连贯性想象:“谓言挂席度沧海”一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诗人猜测友人可能会挂起船帆渡过沧海,展现出一种豪迈、壮阔的画面感,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豪情以及对友人经历的好奇与想象。

3. 分段赏析

首句“去年别我向何处”以设问开篇,展现出诗人对去年与友人狄博通分别后其去向的关切,紧接着“有人传道游江东”给出友人的去向信息,运用铺叙手法,好似李问狄答,生动地呈现出两人之间的交流,增添了相思离别之苦,看似平淡客套的话语实则饱含真挚的肺腑之情,凸显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后两句“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谓言挂席度沧海”紧扣上文对友人行踪的叙述,展开对友人可能经历的想象,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势,同时“度沧海”也能体现李白自身的凌云之志;“却来应是无长风”则对友人归来的原因进行猜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友人的关爱。这里的“长风”意象飘逸洒脱、豪情万丈,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和所追求的人生气质,如他在其他诗作中也多次运用“长风”表达壮志。

4. 作品点评

《东鲁见狄博通》虽仅二十八字,却具有颇高的文学价值。其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信口成章却韵味无穷。诗中借助“挂席”“度”“沧海”“长风”等宏大事物与极具动态感的动词,赋予诗意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势,生动诙谐地塑造出友人“挂席度沧海”“游江东”的形象,同时侧面烘托出诗人自身的凌云壮志与豪迈情怀,体现出诗人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摆脱苦闷、追求理想的心境。从情感表达来看,字里行间尽显诗人与友人狄博通相互关心的真挚友谊,以及重逢时的欣喜之情,展现出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此诗独特地融合了友情、壮志等元素,以简洁明快的风格,展现出李白诗歌清新脱俗又豪迈奔放的典型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传闻狄博通游江东。可是他说本想渡海,而今复回,当是无长风之故。

近代廖仲安《唐诗一万首》

# “谓言”句:谢灵运诗:挂席拾海月。“却来”句:《宋书·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唐李白《李白诗歌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偓《夕阳》

下一篇:唐·来鹄《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