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zhǔ
ré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kǒng
què
dōng
fēi
chù
jiāng
xiǎo
zhòng
qīng
wéi
cái
féng
jūn
jiàn
chéng
宿
kōng

译文

当年《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哪里才是它的栖息之地,现在我投宿在你家,你就像当年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一般贤惠善良。你见我这个客人身上衣服破了,为我缝补,可我看你,就像那城墙上的乌鸦一般,夜夜独自哀啼,让人心疼不已。

逐句剖析

"孔雀东飞何处栖":当年《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哪里才是它的栖息之地,

"庐江小吏仲卿妻":现在我投宿在你家,你就像当年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一般贤惠善良。

"为客裁缝君自见":你见我这个客人身上衣服破了,为我缝补,

# 见:同“现”。,君:指仲卿妻刘兰芝。

"城乌独宿夜空啼":可我看你,就像那城墙上的乌鸦一般,夜夜独自哀啼,让人心疼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庐江主人妇》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从《庐江主人妇》一诗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李白内心的抑郁与不悦。诗中巧妙融入了两个典故,一是引用了《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凄美故事,这或许是李白在得知主人姓焦后的一种幽默调侃,但背后却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另一典故则源自《古诗十九首》,借以描绘了一幅妻子为客人缝补衣裳,而丈夫归来心生不悦的场景。同行的客人们为了化解尴尬,唱起了歌谣:“漂泊在外多辛苦,衣衫褴褛谁人补?正当交往勿猜疑,莫让夫妻情受阻。”这歌谣看似在澄清误会,实则也隐含了对出门在外之人生活艰辛的同情,以及对人情世故的微妙讽刺。李白借此典故,或许是在抒发自己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微妙地表达了对主人妇处境的同情与理解,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而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庐江主人妇》是李白在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所写,伟大的诗人李白旅居庐江郡治所在地,即今日的安徽潜山县城。一日,他前往风景秀丽的安徽天柱山游历,途中恰好经过一位姓焦的官员府邸,便决定在此投宿。彼时,该官员外出公干未归,家中仅主妇一人。这位主妇热情地接待了李白,不仅为他准备了可口的饭菜,还细心地为他缝补衣物。深受感动的李白,为了表达对这位主妇的感激与敬意,同时也为了凭吊自己此刻的漂泊心境,挥毫泼墨,创作了这首《庐江主人妇》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叙事诗。在《庐江主人妇》一诗的开篇,李白巧妙地运用了《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夫妇的典故,这一安排源自他得知主人姓氏为焦后的灵机一动,带有几分诙谐与自嘲。而随后两句,则是借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个场景:妻子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细心缝补衣物,却不料丈夫突然归家,这一幕揭示了为生活奔波、不得不辛勤劳作的无奈现实。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冷凄美的意境,深刻反映了李白内心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从诗中不难读出,彼时诗人的心情并不明朗,或许正经历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苦闷与彷徨,使得这首诗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幽微而深沉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前两句“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引用了《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典故。李白知道主人姓焦后,巧妙地以此打诨,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又暗示了主妇的贤淑与不幸命运,与后文形成呼应。渲染:“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两句,通过描述女主人为客人缝补衣服的场景,以及城墙上的乌鸦在夜空中独自哀啼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与无奈。这种情感氛围的营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戚和凄凉的色彩。比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中“为客裁缝”即“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意思,比喻辛辛苦苦,为别人忙。

3. 分段赏析

在李白的这首《庐江主人妇》中,前两句巧妙地融入了《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夫妇的凄美典故,这似乎是诗人在得知主人姓焦后的一种幽默而略带苦涩的联想,以此作为引子,引出诗中的情感基调。而后两句,则借鉴了《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个温馨而又略带辛酸的场景:妻子正忙着为客人缝补衣物,不料丈夫突然归来,这一幕不仅展现了他们为了生计而不得不进行的辛勤劳动,也透露出生活中的不易与无奈。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冷凄美的意境,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他当时心情的低落与似有若无的寄托,仿佛诗中每一个字都承载着诗人难以言说的心事。

4. 作品点评

有观点认为,李白创作《庐江主人妇》之时,正值其长安求仕受挫之后。在此背景下,此诗或许不仅是对刘兰芝不幸命运的悲叹,更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痛与悲愤。自古以来,诗以言志,李白通过对兰芝坎坷遭遇的细腻描绘,实则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理想难以实现的愤懑之情,这样的解读不无道理。换言之,李白之所以能够为一个平凡妇人写下如此哀怨凄楚的诗句,若非内心深处有着相似的触动与共鸣,恐怕难以迸发出如此深情而哀婉的吟唱。这不仅是对兰芝命运的同情,更是诗人自我情感的一种投射与宣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说《入海二首》

下一篇:唐·白居易《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