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shàng
zuì

朝代:唐作者:元结浏览量:3
màn
sǒu
gōng
tián
niàng
jiǔ
yīn
xiū
xiá
zài
jiǔ
shàng
shí
zuì
huān
zuì
zhōng
àn
yǐn
xiàng
jiǔ
shǐ
使
fǎng
zài
zhī
biàn
yǐn
zuò
zhě
qiū
zhuó
jūn
shān
zhī
shàng
zhū
huán
dòng
tíng
ér
zuò
jiǔ
fǎng
fàn
fàn
rán
chù
tāo
ér
wǎng
lái
zhě
nǎi
zuò
cháng
zhī
shí
dòng
tíng
xià
shuǐ
mǎn
jūn
shān
qīng
shān
wéi
zūn
shuǐ
wéi
zhǎo
jiǔ
zuò
zhōu
dǎo
cháng
fēng
lián
zuò
làng
néng
fèi
rén
yùn
jiǔ
fǎng
chí
cháng
piáo
zuò
qiū
zhuó
yǐn
zuò
sàn
chóu

译文

我用公田产出的粮食来酿酒,常借休假之闲,载酒到石鱼湖上,暂且博取一醉。在酒酣欢快之中,靠着湖岸,伸臂向石鱼取酒,叫船载着,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好像靠着巴陵山,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同游的人,也像绕洞庭湖而坐。酒舫漫漫地触动波涛。来来往往添酒。于是作了这首醉歌,歌咏此事。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像洞庭湖,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为四座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逐句剖析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我用公田产出的粮食来酿酒,

# 漫叟:元结自号。元结《漫歌八曲》序:“壬寅中,漫叟得免职事,漫家樊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

"因休暇":常借休假之闲,

# 休暇:休假。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则载酒于湖上":载酒到石鱼湖上,

"时取一醉":暂且博取一醉。

"欢醉中":在酒酣欢快之中,

"据湖岸":靠着湖岸,

"引臂向鱼取酒":伸臂向石鱼取酒,

# 引臂:伸臂,举臂。唐白居易《三游洞序》:“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使舫载之":叫船载着,

"遍饮坐者":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好像靠着巴陵山,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

# 君山:山名,在洞庭湖中。,巴丘:山名,在湖南岳阳县洞庭湖边。

"诸子环洞庭而坐":同游的人,也像绕洞庭湖而坐。

# 洞庭:湖名,古代时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酒舫泛泛然触波涛":酒舫漫漫地触动波涛。

# 泛泛:也作凡凡或汜汜,漂荡的样子。《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凡凡其逝。”《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而往来者":来来往往添酒。

"乃作歌以长之":于是作了这首醉歌,歌咏此事。

# 长:放声歌唱。《礼记·乐记》:“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注:“长言之,引其声也。”这里是放声高歌的意思。

"石鱼湖":湖南道州的石鱼湖,

"似洞庭":真像洞庭湖,

"夏水欲满君山青":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

"山为樽":且把山谷作酒杯,

"水为沼":湖水作酒池,

# 沼:水池。

"酒徒历历坐洲岛":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 洲岛:水中陆地。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历历:分明可数。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长风连日作大浪":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

"不能废人运酒舫":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 酒舫: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宋黄庭坚《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但恐次山胸磊隗,终便酒舫石鱼湖。”,废:阻挡,阻止。

"我持长瓢坐巴丘":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

# 长瓢:饮酒器。

"酌饮四坐以散愁":为四座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 四坐:指四周座位上的人。,酌饮:挹取流质食物而饮。此指饮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石鱼湖上醉歌》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诗前小序简述了创作背景。诗中描绘了泛舟宴饮的闲适场景,表面上展现士大夫群体寄情山水的雅趣,实则流露出借酒遣怀的深沉心绪。全诗三句或两句一换韵,语言质朴明快而意境深远,颇具民歌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元结(719~772),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河南鲁山人。天宝进士,乾元二年,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元结作诗几乎不写近体,内容富有现实性。其诗以五言古风为主,质朴淳厚,笔力遒劲,颇具特色。其散文亦多涉及时政,风格古朴。代表作品有诗《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散文《右溪记》《菊圃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结在唐代宗(762-779年在位)任内担任道州刺史期间,创作了多首与石鱼湖相关的诗作。他的《石鱼湖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及命湖曰石鱼湖,镌铭於湖上,显示来者,又作诗以歌之。”这篇序言不仅阐明了《石鱼湖上醉歌》的创作背景,还记录了元结与友人泛舟石鱼湖畅饮的雅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山水诗,全诗描写了石鱼湖的风景,表达了与友人泛舟石鱼湖畅饮的快乐,抒发了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

2. 分段赏析

首句"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言石鱼湖有洞庭雄浑之姿,盛夏水涨接岸,君山苍翠如染。此处运用比喻,既以石鱼湖拟洞庭湖,又将石鱼喻为君山。结合诗序可知,此乃诗人"欢醉"状态下产生的时幻觉:地域挪移,山湖迁徙从地理方位上说,石鱼湖在湖南道县,而洞庭湖在湖南北部,长江南岸二者相距甚远。无名湖泊岂能与八百里洞庭比肩?小小石矶安可同神秘君山并论?然在醉意氤氲中,实景幻化为意象——阻遏江流的君山化作湖心孤石,浩瀚洞庭缩微为石鱼湖景,此皆酒精刺激所致。下句"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则进一步把山当成酒杯,把湖水当作酒池,饮者环列洲屿纵情酣饮。《襄阳耆旧传》记载,唐开元中湖州别驾李适之登岘山,以山上有石窦如酒樽,可注斗酒,因建“洼樽”。元结《窊樽铭》亦载道州石湖有可贮斗酒的巨岩。诗人以"山樽水沼"的意象组合,将宴饮者的狂放姿态与不羁心境具象化。结句"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看似承续前文闲适,实则暗含矛盾心绪:若无郁结,何需借酒消愁?或谓此乃对现实的消极抵抗,然与"见石鱼而思洞庭"的浪漫想象并无因果关联。由此观之,末句既彰显诗人不甘屈从苦闷现实的傲骨,又透露出强作欢颜的无奈,恰如连天风浪中执意运酒的孤舟,在抗争与妥协间展现复杂心境。

3. 作品点评

此诗以石鱼湖为对象,展现了古代文人群体独特的宴饮文化。诗中"酌饮四坐以散愁"之语值得商榷:全篇未见愁绪的具体指涉,所谓"散愁"之说实属牵强附会。结合诗歌整体意境考察,作品核心在于描摹石鱼湖的自然风物,通过"漫叟以公田米酿酒"等生活场景的铺陈,传递出作者淡泊仕途、向往隐逸的处世态度。其情感表达真实可感,但强加"解愁"之说则显得本末倒置。艺术层面,该作虽属古体杂言歌行范畴,却巧妙汲取了民间歌谣的创作元素。句式结构突破传统规范,采用三二句交替换韵的韵律模式,既保持了诗歌语言的自然流畅,又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感。这种不拘一格的韵律处理,既符合宴饮诗的即兴特征,也暗合山水题材的抒情需要,在声韵层面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钟云:道州七言古数首,几于忘情学草木矣,然直谓草木无情,则不能看元诗。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简而远,此境最不易到。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

#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结处深情无限。太白所谓“泪亦不能为之堕,声亦不能为之哀”也。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 短古,奇格可爱。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徐姓《玄都观》

下一篇:唐·薛昭蕴《谒金门·春满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