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shí
èr
shǒu
liù
·
·
pín

朝代:唐作者:元结浏览量:1
shuí
zhī
pín
jiā
yǒu
chóu
yuàn
qǐng
jūn
tīng
néng
wéi
suān
suǒ
lián
bào
zhōng
ér
shān
xià
kōng
niàn
tíng
qián
huà
wéi
rén
chū
mén
wàng
shān
huí
tóu
xīn
shí
jiàn
zhǔ
cháng
guì
xiàng
zhī

译文

有谁知道那贫苦人家的丈夫,家中有一位满心忧愁哀怨的妻子。请你听听她的心里话,怎么能不让人感到心酸悲戚呢。她所怜惜怀中抱着的孩子,连山下吃草的小鹿都不如。她徒然惦念着庭院前的土地,如今却被人吏踩踏成了小路。她走出家门望着山川湖泽,回过头来内心又陷入迷茫。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官府的长官,她要跪着向他哭诉自己的悲苦。

逐句剖析

"谁知苦贫夫":有谁知道那贫苦人家的丈夫,

"家有愁怨妻":家中有一位满心忧愁哀怨的妻子。

"请君听其词":请你听听她的心里话,

"能不为酸凄":怎么能不让人感到心酸悲戚呢。

# 凄:一作嘶。

"所怜抱中儿":她所怜惜怀中抱着的孩子,

"不如山下麑":连山下吃草的小鹿都不如。

# 不如山下麑:说生活不如禽兽。麑:小鹿。一作麛。

"空念庭前地":她徒然惦念着庭院前的土地,

"化为人吏蹊":如今却被人吏踩踏成了小路。

# 人吏蹊:官吏常来催逼,踩出一条小路。人吏:吏人。蹊:小路。

"出门望山泽":她走出家门望着山川湖泽,

"回头心复迷":回过头来内心又陷入迷茫。

# 头:一作顾。

"何时见府主":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官府的长官,

# 府主:指太守。

"长跪向之啼":她要跪着向他哭诉自己的悲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系乐府十二首(其六·贫妇词)》是唐代元结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聚焦于贫苦人家的生活困境,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诗中通过贫妇的视角,展现了她家庭的艰难处境。开篇点明贫妇的愁怨,接着描述她对怀中孩子的怜惜,与山下自由的小鹿形成对比,凸显生活的困苦。随后写庭院前的土地被人吏践踏,暗示了官吏对百姓生活的侵扰。贫妇出门望山泽却心迷,表现出她对生活的迷茫无助,最后她渴望见到府主倾诉悲苦,揭示出百姓在苦难中渴望救助却无门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元结(719~772),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河南鲁山人。天宝进士,乾元二年,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元结作诗几乎不写近体,内容富有现实性。其诗以五言古风为主,质朴淳厚,笔力遒劲,颇具特色。其散文亦多涉及时政,风格古朴。代表作品有诗《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散文《右溪记》《菊圃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悯贫讽喻诗。诗围绕贫苦妇人的生活展开,勾勒出贫苦家庭的轮廓,让读者了解到贫妇所处的艰难环境,直接表达了贫妇渴望得到救助的强烈愿望,深刻地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官吏的压迫。

2. 写作手法

白描:“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此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将贫妇怀中可怜的孩子与山下自由自在的小鹿进行对比。“所怜”直白地表达出贫妇对孩子的怜惜,“不如山下麑”以简单的话语描绘出孩子生活的艰难,连小鹿都不如,没有过多的描述,却生动地展现出孩子生活的窘迫,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贫妇一家生活的困苦。

3. 分段赏析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点明了贫苦人家的基本状况。“谁知”一词,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强调了贫苦生活的鲜为人知。“苦贫夫”直接描绘出丈夫生活的艰难困苦,“愁怨妻”则突出了妻子内心的忧愁和哀怨,为全诗奠定了悲戚的情感基调,让读者对贫妇一家的遭遇产生同情。“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引导读者去倾听贫妇的心声,引发读者的共鸣。“能不为酸悽”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贫妇故事的悲惨,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贫妇生活的艰辛和痛苦,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贫妇怀中的孩子与山下自由自在的小鹿进行对比。“所怜”表达了贫妇对孩子的怜惜之情,而“不如山下麑”则突出了孩子生活的艰难和可怜。小鹿在山下自由觅食,无忧无虑,而孩子却在贫困的家庭中挣扎求生,这种对比更加深刻地反映了贫妇一家生活的困苦。“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揭示了贫妇家庭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人吏的侵扰。“空念”体现出贫妇对庭院前土地的无奈和无力感,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如今被人吏踩踏成了小路。“化为人吏蹊”形象地描绘了人吏对百姓生活的肆意侵犯,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描绘了贫妇在困境中的迷茫状态。“出门望山泽”,贫妇试图寻找生活的希望,但“回头心复迷”则表现出她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失落。她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内心充满了迷茫和无助,进一步刻画了贫妇悲惨的心境。“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表达了贫妇渴望得到救助的强烈愿望。“何时见府主”体现了贫妇对官府长官的期盼,她希望能向府主倾诉自己的悲苦。“长跪向之啼”则生动地描绘出贫妇跪地痛哭的场景,表现出她的绝望和无助。此联深刻地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官吏的冷漠,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钟云:凡悲者必婉,此诗愈直愈悲。谭云:偏不浅薄。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感讽诗愈直愈朴,最为高古,《舂陵行》不必观矣。

明邢昉《唐风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子规》

下一篇:唐·元结《与瀼溪邻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