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苑莺歌歇":皇宫林苑的黄莺停止歌唱,
# 莺歌:谓莺啼婉转似歌。亦喻婉转悦耳的歌声。唐杜甫《忆幼子》诗:“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小苑:皇宫的林苑。
"长门蝶舞多":长门宫前的蝴蝶舞姿多样。
# 长门:长门宫,西汉时,陈皇后失宠贬居之地。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长门”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
"眼看春又去":眼看大好的春光就要逝去,
"翠辇不经过":而皇帝的车驾却从不曾来过。
# 经:一作“曾”。,翠辇: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唐李贺《追赋画江潭苑》诗之一:“行云沾翠辇,今日似襄王。”
唐代散文家、诗人
令狐楚(766~837),唐代散文家、诗人。字殼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自幼聪敏博学,5岁能为辞章。贞元进士,曾在多个藩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多职,还曾为相,又因亲吏脏污事发被贬,辗转多地任职,所至皆有善政。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所,谥文。令狐楚尤善四六骈文,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著有《漆奁集》130卷、《梁苑文类》3卷、《表奏集》10卷,均佚。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宫怨诗。通过描绘春尽莺歇、长门蝶舞的寂寥景致,暗写君王不临的深宫冷落,婉转表达了失宠嫔妃对君恩难再的哀怨与年华空逝的怅惘。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通过“莺歇”与“蝶舞”的意象冲突,以局部动态反衬整体寂寥,深化冷宫环境的压抑性。对比:“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以“春去”的必然性与“辇停”的偶然性对照,凸显宫怨中时间循环与权力断裂的不可调和。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她无法听到树枝上的莺歌,只能看到飞舞的蝴蝶。这里用一个“歇”字,暗示了春天的无情,即将消逝,又用一个“多”字默默地描绘了草地长、蝴蝶多、小苑寂寞的景象。诗中描述的长门仿佛指向冷宫,诗人用已逝去的莺鸟之声描绘冷宫的孤寂,再用飞舞的蝶舞作为背景,但无论是寂寥还是嬉闹,对于这位不幸的宫妃而言,都是她眼中的泪水。后两句“眼看春又去,翠辇不经过”,描述了岁月的无情流转,这位美丽的女子对这一景象不由得产生了一种迟暮感。通过一个“又”字,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位被贬谪、被遗忘的美女,是如何年复一年地迎接春天、送春惜春伤春的?她的结句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深深的失落。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的主题与其内容形成了完美的对比。用期望来衬托失落,使意境更加深沉地展开。作家采用了细腻而含蓄的写作技巧,描绘了满是愁绪的心情和九条小溪的曲折。然而,他对君主的态度是怨恨而不是愤怒,这完全体现了一种温和和和谐的风格。
# 怨调,极有风刺。
明高棅《批点唐诗正声》
# 村学板对(“小苑”二句下)。李云:写出怨望,情如泣如诉。
明高棅《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 写出望幸之情,如怨如诉。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引蒋仲舒
# 起二句对偶。此写宫妃望主之情也。
清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 凡作宫闱诗者,每借物喻怀,词多幽怨。此作仅言翠辇不来,质直言之,有初唐浑朴之格,殆以题为《思君恩》,故但念旧恩,不言幽恨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
上一篇:唐·薛涛《菱荇沼》
下一篇:唐·张祜《信州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