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óng
jūn
shǒu

朝代:唐作者:令狐楚浏览量:1
huāng
shuǐ
hàn
zhú
fēng
zhōng
suí
zhēng
pèi
shí
xīn
mián
xuě
mǎn
yǎn
shì
qiū
shā
wàn
yóu
fáng
sài
sān
nián
jiàn
jiā
què
wàng
bīng
kuò
qián
dēng
xuě
lǐng
gāo
zhēng
rén
duō
zài
yòu
zhàn
lín
táo
fēng
qiān
jīng
hàn
yuè
gēng
míng
zòng
yǒu
huán
jiā
mèng
yóu
wén
chū
sài
shēng
xuě
lián
qīng
hǎi
yīn
xiá
bái
shān
lián
bān
dìng
yuǎn
shēng
mén
guān

译文

荒鸡隔着河水啼叫,汗湿的战马追着风嘶鸣。整日跟随着出征的旌旗奔波,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这战鼓鼙声。孤寂的心在夜雪中入眠,满眼所见皆是秋日的沙。身处万里之外仍在防守边塞,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家乡了。回头望去冰河宽阔无边,前方要攀登的雪岭高耸入云。出征的人还有多少在啊,又要准备在临洮作战了。呼啸的胡风从千里外刮来令人心惊,故乡的明月在五更时依然明亮。纵然在梦中回到了家乡,仍仿佛听到出塞征战的声音。傍晚的雪与青海湖相连,阴沉的云霞覆盖着白山。可怜那班定远啊,渴望能活着进入玉门关。

逐句剖析

"荒鸡隔水啼":荒鸡隔着河水啼叫,

"汗马逐风嘶":汗湿的战马追着风嘶鸣。

"终日随征旆":整日跟随着出征的旌旗奔波,

"何时罢鼓鼙":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这战鼓鼙声。

"孤心眠夜雪":孤寂的心在夜雪中入眠,

"满眼是秋沙":满眼所见皆是秋日的沙。

"万里犹防塞":身处万里之外仍在防守边塞,

"三年不见家":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家乡了。

"却望冰河阔":回头望去冰河宽阔无边,

"前登雪岭高":前方要攀登的雪岭高耸入云。

"征人几多在":出征的人还有多少在啊,

"又拟战临洮":又要准备在临洮作战了。

"胡风千里惊":呼啸的胡风从千里外刮来令人心惊,

"汉月五更明":故乡的明月在五更时依然明亮。

"纵有还家梦":纵然在梦中回到了家乡,

"犹闻出塞声":仍仿佛听到出塞征战的声音。

"暮雪连青海":傍晚的雪与青海湖相连,

"阴霞覆白山":阴沉的云霞覆盖着白山。

"可怜班定远":可怜那班定远啊,

"生入玉门关":渴望能活着进入玉门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从军词五首》是唐代诗人令狐楚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五首。这组诗以边塞从军生活为主题。诗中描绘了塞外荒寒的景象,如“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勾勒出边塞环境的恶劣与壮阔,同时着重表现了征人的心境,既有思乡念亲之苦,也有对战争连绵不休的无奈与厌倦,反映出战争给征人带来的身心折磨。第一首从听觉写起,荒鸡啼叫、战马嘶鸣,描绘出边塞紧张的氛围,后两句直接抒发对战争不停的厌烦;第二首刻画征人在雪夜孤枕难眠,眼前尽是秋沙,直白地倾诉出远离家乡、久戍边塞的愁绪;第三首写征人回望冰河、前登雪岭,既言路途艰难,又对战友安危担忧,还透露出对即将到来战争的忧虑;第四首以景衬情,胡风、汉月交织,即便梦中欲归,仍被出塞之声惊醒,将征人思乡情切又身不由己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五首借景抒情并巧用典故,塞外雪景雄浑又凄凉,借班超事道出对平安归乡的期盼。全诗以简洁的五言绝句形式,生动地描绘出边塞风光与征人生活。其语言质朴却极具表现力,情感真挚深沉,没有宏大叙事,却能从细微处打动人心,真实地反映了边塞征人的生活状态与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

令狐楚(766~837),唐代散文家、诗人。字殼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自幼聪敏博学,5岁能为辞章。贞元进士,曾在多个藩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多职,还曾为相,又因亲吏脏污事发被贬,辗转多地任职,所至皆有善政。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所,谥文。令狐楚尤善四六骈文,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著有《漆奁集》130卷、《梁苑文类》3卷、《表奏集》10卷,均佚。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荒鸡隔水啼,汗马逐风嘶。终日随征旆,何时罢鼓鼙”,起笔两句,从听觉角度勾勒边塞景象。“荒鸡隔水啼”,荒鸡的啼叫在水的另一边响起,给人一种荒寒孤寂之感,暗示着边塞环境的冷清。“汗马逐风嘶”,疲惫却仍在疾驰的战马在风中嘶鸣,“汗马”体现出战事的频繁与征人的奔波。后两句“终日随征旆,何时罢鼓鼙”,直抒胸臆,征人整日跟随着军旗四处转战,发出对战争何时才能结束的无奈喟叹,直接表达出对无休止战争的厌烦和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孤心眠夜雪,满眼是秋沙。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前两句细腻刻画征人的心境与所处环境。“孤心眠夜雪”,一个“孤”字,将征人在寒夜雪地中独自入眠的孤寂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冰雪严寒相互映衬。“满眼是秋沙”,进一步渲染出边塞环境的萧索与荒凉。后两句“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点明征人离家万里,长期驻守边塞,三年都未能回家,直白地倾诉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久戍不归的无奈。“却望冰河阔,前登雪岭高。征人几多在,又拟战临洮”,开头两句“却望冰河阔,前登雪岭高”,描绘了征人回望时看到冰河宽阔无边,前行又要攀登高耸的雪岭,从空间维度突出了边塞行军路途的艰难险阻,也暗示出征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后两句“征人几多在,又拟战临洮”,由景及人,引发对身边战友安危的担忧,同时听闻又要在临洮作战,流露出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和战友命运的关切。“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前两句“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借景抒情,强劲的胡地之风从千里之外呼啸而来,令人心惊胆战,而故乡的明月在五更时依旧明亮。“胡风”与“汉月”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出征人所处的异域环境,又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后两句“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即便在梦中回到了家乡,耳边仿佛仍回荡着出塞征战的声音,将征人思乡情切却又被现实所困的无奈与痛苦刻画得入木三分。“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开篇“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描绘出一幅雄浑而又凄凉的塞外雪景图,傍晚的雪与青海相连,阴沉沉的云霞笼罩着白山,营造出一种压抑、寒冷的氛围。后两句“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运用班超的典故,班超久在西域,渴望归乡,最终得以在生前回到玉门关内。诗人借此表达征人对能够平安归乡的强烈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郭云:如此风月,已自难堪。边声更惨。

清于庆元《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 徐用吾曰:旅魂摇摇可怜。吴山民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唐汝询曰:后二句又深一层。周珽曰:风惊月皎、对此景已难成梦,况复有笳声聒耳耶!“纵有”二字深刻动人。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前首(按指《长相思》)写征人妇念征人,后首(按指本诗)写征人思家。两首皆从梦说,征人妇梦醒犹似梦中,征人则梦中犹闻出塞声,均善体人情之作。

近现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山东大学教授萧涤非《唐人绝句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

下一篇:唐·施肩吾《湘竹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