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shí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qiū
cháng
qiū
xiāo
tiáo
shǐ
使
rén
chóu
chóu
xíng
shàng
dōng
lóu
zhèng
西
wàng
cháng
ān
xià
jiàn
jiāng
shuǐ
liú
yán
xiàng
jiāng
shuǐ
nóng
fǒu
yáo
chuán
lèi
wèi
yáng
zhōu

译文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逐句剖析

"秋浦长似秋":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

# 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萧条使人愁":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客愁不可度":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

"行上东大楼":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

"正西望长安":在山顶西望伏安,

"下见江水流":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寄言向江水":我问江水,

"汝意忆侬不":你还记得我李白吗。

"遥传一掬泪":请你将我一掬泪水,

"为我达扬州":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浦歌十七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秋浦萧条如秋的景色,诗人客居于此,愁绪难遣,登上东大楼西望长安,借江水抒发对长安的思念与自身的愁情。运用了借景抒情,以秋浦的萧条秋景烘托愁绪;还使用了拟人,赋予江水以情感,增强感染力。前两句点明秋浦景色与客愁,中间两句写登楼望长安,后四句寄情于江水。此诗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又蕴含深情的风格特点,虽篇幅短小,却情感深沉,借景与事将客愁与对长安的思念表现得细腻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秋浦歌十七首》由李白所作。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十年。此时他再次游览秋浦(今安徽贵池西),秋浦萧条的景色勾起他的愁绪。他客居此地,回望长安,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组诗,借秋浦的景色与自身的行动,抒发客居的愁绪、对长安的思念以及身世悲凉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客居愁思的五言古诗,描绘了秋浦如同秋天般的萧条景色,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愁绪。诗人登上东大楼,向正西眺望长安,看到楼下江水东流,便寄言江水,询问它是否还记得自己,并希望江水将自己的泪水传送到扬州。借秋浦的秋景、登楼望长安以及与江水的对话,写出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和客居的愁苦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开篇“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将秋浦的秋色与诗人的愁绪相融合,以秋浦长久如秋的萧条之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情景交融,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愁情。拟人:“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一句,把江水当作能交流的对象,赋予其情感和记忆,仿佛江水能听懂诗人的话,能回应诗人,使诗歌更具感染力,生动地表达出诗人的孤寂与思念。

3. 分段赏析

在《秋浦歌十七首》里,第一首诗在篇幅上较其他篇章更为悠长。开篇“秋浦长似秋”,点明秋浦之地,常年弥漫着如秋的氛围。这一句巧妙地利用地名与季节的关联,生出诙谐之趣,同时也为下句“萧条使人愁”埋下伏笔。秋意带来的萧条之感,自然引发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层层递进,流畅自然,读者仿若能透过文字,真切感受到那份扑面而来的冷落与寂寥。紧接着,“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诗人进一步倾诉客居他乡的愁绪难以排遣,无奈之下登上东大楼,试图寻觅慰藉。“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一个“望”字,重若千钧,凝聚着诗人深沉的忧愤与眷恋。长安,作为政治中心,承载着诗人的理想与往昔的记忆,这一望,望出了他对过往岁月和政治抱负的深切怀想,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投向滔滔江水,倾诉心声。“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诗人以拟人之笔,与江水对话,询问它是否还记得自己,并恳请江水将自己的泪水传至扬州。扬州,作为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地,实则是诗人想将这饱含愁绪与忧国之情的泪水寄往长安。这一掬泪水,虽看似微薄,却承载着诗人厚重的情感,意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李太白往来江东,此州(按指池州)所赋尤多。如《秋浦歌》十七首,及《九华山》、《清溪》、《白笴陂》、《玉镜潭》诸诗是也。《秋浦歌》云:“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又云:“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则池州之风物可见矣。然观太白此歌,高妙乃尔,则知《姑熟十咏》决为赝作也。杜牧之池州诸诗。正尔观之,亦清婉可爱,若与太白诗并读,醇鹬异味矣。

宋陆游《入蜀记》

# 《秋浦》十五首云:“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又云:“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又云:“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又云:“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虽五古,然多佳句。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许浑《谢亭送别》

下一篇: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