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ǔ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中浏览量:1
chūn
lái
shù
qīng
qīng
gòng
dōng
fēng
bié
yǒu
qíng
xián
jiù
pén
shuǐ
pàn
shù
zhī
yān
shǔ
yīng
zuì
ài
qīng
qīng
shuǐ
guó
zhōng
chóu
mén
wài
jiàn
huā
hóng
xiān
xiān
shèng
chūn
hàn
yīng
hèn
wǎn
fēng

译文

春天到来,没有一棵树不是青青的,好像与东风别有一番深情。闲暇时回忆起旧居在湓水畔,几枝柳在烟雨中,属于啼叫的黄莺。最喜爱那青青的柳树生长在水乡中,莫愁湖门外,柳树间点缀着鲜艳的红花。纤细柔弱的柳枝没有力量胜过这春天的景色,晚风吹动柳枝,惊起啼莺,仿佛埋怨晚风。

逐句剖析

"春来无树不青青":春天到来,没有一棵树不是青青的,

"似共东风别有情":好像与东风别有一番深情。

"闲忆旧居湓水畔":闲暇时回忆起旧居在湓水畔,

"数枝烟雨属啼莺":几枝柳在烟雨中,属于啼叫的黄莺。

"最爱青青水国中":最喜爱那青青的柳树生长在水乡中,

"莫愁门外间花红":莫愁湖门外,柳树间点缀着鲜艳的红花。

"纤纤无力胜春色":纤细柔弱的柳枝没有力量胜过这春天的景色,

"撼起啼莺恨晚风":晚风吹动柳枝,惊起啼莺,仿佛埋怨晚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柳二首》是唐代诗人李中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两首诗均以柳为主题,第一首描绘春风中柳树的婀娜姿态,借“数枝烟雨属啼莺”的旧居之景,抒发对过往生活的怀念;第二首则聚焦水畔柳树,以“纤纤无力胜春色”刻画其柔弱形象,暗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咏柳,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含蓄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南唐诗人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南唐昇元中曾与刘钧共游庐山国学。元宗时,仕于下蔡。后因双亲老病,上表请归家侍奉。后主时,任吉水县尉,乾德二年罢职。李中耽于诗作,成痴成魔,自谓“诗魔”。孟宾于称其诗“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备多奇句”,辛文房《唐才子传》多摘其句,称之“惊人泣鬼之语”。代表作品有《春日野望》。著有《碧云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其一:“春来无树不青青,似共东风别有情”诗人以夸张手法开篇,突出春天柳树的繁茂生机。“似共”二字将柳与东风拟人化,既写出柳枝随风舞动的婀娜姿态,也暗示柳与春风的默契,表达诗人对柳的喜爱。“闲忆旧居湓水畔,数枝烟雨属啼莺”由眼前柳景联想到旧居,“数枝”勾勒出柳的疏朗之态,“烟雨”营造朦胧氛围,“啼莺”增添生机,景中含情,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其二:“最爱青青水国中,莫愁门外间花红”点明对水边柳的偏爱,以“间花红”反衬柳的青翠,突出柳的淡雅高洁。“最爱”直抒胸臆,强化情感。“纤纤无力胜春色,撼起啼莺恨晚风”“纤纤无力”描绘柳枝柔弱之态,却能“胜春色”,以反差手法突出柳的独特魅力。“恨晚风”将啼莺拟人化,暗喻美好易逝,暗含诗人的惜春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三)》

下一篇:唐·李煜《秋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