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yán
táo
xiào
zhī
biàn
chǐ
chǔ
guó
qīng
yíng
tài
duō
lián
chéng
bái
zāo
chán
huǐ
jīng
shān
cháng
háo
xuè
rén
zhōng
chén
wéi
yuè
guǐ
tīng
zhī
nìng
yīn
xiǎo
qín
yáng
mǎi
bǎi
qīng
yún
shàng
dāng
shí
jiàn
zhāo
dāo
sǒu
biàn
pán
zhōng
diào
liù
suì
huāng
yíng
qiū
dōng
píng
shēng
wèi
shuǐ
shuí
shí
lǎo
wēng
nài
jīn
zhī
rén
shuāng
sòng
fēi
hóng
鸿

译文

玉石不会像桃李那样自我宣扬,却有着桃李般的光彩,可鱼目却不自量力地嘲笑玉石,这就如同卞和因被误解而蒙羞。楚国的小人怎么如此之多?致使价值连城的白璧也惨遭谗言诋毁。荆山之下有那长久痛哭、泣血不止的卞和,这位忠臣含冤而死,变成了被砍足的冤魂。齐桓公听到宁戚的歌谣,便深知他的才能,管仲也因妻子的进言而获得重用。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回了濒临绝境的百里奚。让他从地位低贱如泥土的境况,青云直上,得到重用,在当时却卑微如泥。那个曾在朝歌操刀宰牛的老人(吕望),后来在磻溪迎来了命运的巨大转变。他一举辅佐文王、武王成就霸业,赢得天下,随后在营丘之东建立起齐国的基业。吕望一生在渭水河畔垂钓,当初又有谁能认出这位老人的不凡呢?可叹如今的世人啊,眼睛只顾着追逐天上飞过的鸿雁,却对身边真正的人才视而不见。

逐句剖析

"玉不自言如桃李":玉石不会像桃李那样自我宣扬,却有着桃李般的光彩,

# 桃李:古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人不善于言谈而很优秀。这里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鱼目笑之卞和耻":可鱼目却不自量力地嘲笑玉石,这就如同卞和因被误解而蒙羞。

# 卞和:春秋时代的楚国人。,鱼目:指伪造的劣质品。

"楚国青蝇何太多":楚国的小人怎么如此之多?

# 青蝇:比喻颠倒黑白的小人。

"连城白璧遭谗毁":致使价值连城的白璧也惨遭谗言诋毁。

# 连城白璧:指和氏璧,价值连城。赵惠王得和氏璧,秦昭王愿意用十五座城作为交换。

"荆山长号泣血人":荆山之下有那长久痛哭、泣血不止的卞和,

# 泣血人:指在荆山之下哭泣的卞和。

"忠臣死为刖足鬼":这位忠臣含冤而死,变成了被砍足的冤魂。

# 忠臣死为刖足鬼:卞和本是忠臣,但两次被君王截去自己的脚。

"听曲知宁戚":齐桓公听到宁戚的歌谣,便深知他的才能,

"夷吾因小妻":管仲也因妻子的进言而获得重用。

# 夷吾: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

"秦穆五羊皮":秦穆公用五张羊皮,

"买死百里奚":赎回了濒临绝境的百里奚。

# 百里奚:春秋时秦国的大夫。后来他流亡到楚国,被楚国国君扣留。秦穆公就拿五张牡黑羊皮把他赎回,用为大夫。

"洗拂青云上":让他从地位低贱如泥土的境况,青云直上,得到重用,

# 洗拂:洗涤与拂拭尘垢。

"当时贱如泥":在当时却卑微如泥。

"朝歌鼓刀叟":那个曾在朝歌操刀宰牛的老人(吕望),

# 鼓刀叟:指屠夫吕望。,朝歌:地名,殷代京城。在今河南省。

"虎变磻溪中":后来在磻溪迎来了命运的巨大转变。

"一举钓六合":他一举辅佐文王、武王成就霸业,赢得天下,

# 钓六合:取得天下。

"遂荒营丘东":随后在营丘之东建立起齐国的基业。

"平生渭水曲":吕望一生在渭水河畔垂钓,

"谁识此老翁":当初又有谁能认出这位老人的不凡呢?

"奈何今之人":可叹如今的世人啊,

"双目送飞鸿":眼睛只顾着追逐天上飞过的鸿雁,却对身边真正的人才视而不见。

# 双目送飞鸿:这里用的是典故,这里指想对君王谈治国王霸之策,但却无人肯听,欲报国而无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鞠歌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隶属于《相和歌辞》。此诗创作于李白身处天宝在朝时期,彼时他怀揣着强烈的报国之志,却面临着诸多无奈与困境。诗中巧妙运用卞和、宁戚、百里奚、吕望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深刻描绘了人才被埋没、珍宝遭轻贱的社会现象。诗人借古喻今,通过对这些典故的叙述,抒发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强烈用世之心,同时也对小人谗毁忠臣、致使忠臣蒙冤遭难的现实表达了深深的愤慨与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李白所创作的《鞠歌行》,其创作背景与他在天宝年间身处朝廷的经历紧密相关。天宝时期,李白怀着满腔的政治抱负与用世之心进入朝廷,渴望能够施展才华,为国家效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然而,现实却远非他所期望的那样。在朝廷中,小人当道,谗言盛行。那些心怀不轨的小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肆意诋毁像李白这样一心报国的忠臣贤才。李白空有一身才华,却如同卞和怀中的美玉,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赏识与重用,反而遭受了诸多不公的待遇与无端的谗毁。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困境与内心挣扎中,李白创作了《鞠歌行》。他通过诗中对古代君臣遇合之事的咏叹,如宁戚遇齐桓公、百里奚被秦穆公重用、吕望得遇文王等,表达了对贤才得遇明主、君臣相知相惜的向往。同时,以卞和的悲惨遭遇为引,深刻地感慨了小人谗毁导致忠臣蒙冤遭难的社会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借古喻今、抒发感慨的杂言古诗。李白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和对现实的影射,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用世之心和对人才被埋没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中既有对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愤懑,也有对明主贤君的渴望,希望能像宁戚、百里奚、吕望等人一样,得遇伯乐,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对小人谗毁忠臣、社会不识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有力抨击,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大量运用典故,如“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引用卞和献玉却被误解,遭刖足之刑的典故,以美玉自比,暗示自己的才华被埋没,遭受不公待遇;“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讲述秦穆公以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并重用他的故事,借此表达自己渴望遇到明主,施展才华的愿望。这些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诗歌内涵,使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具深度和说服力。对比:将卞和的怀才不遇、遭受冤屈与宁戚、百里奚、吕望等人最终得遇明主、成就大业进行对比,突出人才命运的差异,以及贤才被埋没的悲哀。同时,以“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中“青蝇”(喻小人)与“白璧”(喻贤才)的对比,衬托出小人得志、贤才受屈的社会现实,增强了诗歌的批判性。借古讽今:通过讲述古代君臣遇合以及贤才被埋没的故事,影射当时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借古事讽今时,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使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感。直抒胸臆:“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直接表达出对当下世人不重视人才,只关注眼前事物的不满和无奈,使诗人的情感得以直接抒发,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愤懑与渴望被赏识的急切心情。

3. 分段赏析

诗开篇“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以美玉自比,用卞和的遭遇暗喻自己虽有才华却不被赏识,反而遭小人嘲笑和诋毁,表达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进一步指出小人众多,贤才如白璧般被谗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接着,“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列举宁戚、管仲、百里奚等人的故事,他们原本地位低下,却因遇到明主而飞黄腾达,与前文卞和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贤才得遇明主的向往。“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讲述吕望的故事,他早年默默无闻,却在磻溪得遇文王,最终成就大业,同时也感慨自己如同当年未遇明主的吕望,无人赏识。最后“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直接抒发对当下世人只关注眼前事物,不重视人才的不满,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愤懑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咏玉》

下一篇:唐·白居易《杂曲歌辞·浪淘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