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水红繁拥御墙":御沟里的水荭白蒿把行宫的围墙拥绕,
# 繁:曾益本作“蘩”。蘩(fán),白蒿,即艾蒿。边让赋云:“若绿蘩之垂干。”吴正子注曰:“红繁,荷也。小叶,初生叶也。”,红:水荭,是一种水生植物。,渠水:沟渠中的水,此指御沟水。渠,即指御沟。唐杜牧《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诗:“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风娇小叶学娥妆":淡红柔绿像宫女的红颊翠眉般妖娇。
# 娥妆:美女的妆饰。宋晏几道《蝶恋花·碧草池塘春又晚》词:“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一作“蛾妆”。,风娇:淡红柔绿像宫女的红颊翠眉般妖娇。
"垂帘几度青春老":行宫里帘幕几次更换青春已经变衰老,
# 垂帘:放下帘子。谓闲居无事。《南史·顾恺之传》:“觊之御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堪锁千年白日长":宫门深锁宫女无尽的苦寂何日终了。
#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晋陶渊明《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宫怨诗。诗中描绘了行宫外御沟中春日里水荭繁茂、白蒿密集,叶片随风娇柔的景象,诗人由此联想到行宫内宫女们的生活,通过“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等诗句,展现了宫女们青春在深宫中悄然流逝,长期与世隔绝、寂寞凄苦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宫女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宫廷制度的批判。
2. 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诗的开篇先着力描绘行宫外御沟中“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明艳绚烂的春景,渲染其生机与娇美,此为“扬”;而后在末二句“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诉说宫女在深宫中青春消逝、寂寞凄苦的命运,形成情感上的跌宕,前面的美好春景与宫女悲惨命运形成反差,是为“抑”,通过欲扬先抑为后文情感抒发蓄势。联想:“风娇小叶学娥妆”一句,诗人由眼前随风摇曳、娇俏的水荭,联想到宫女新妆后的红颊翠眉,将自然景物的姿态与人的妆容相勾连,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以小见大:全诗通过描写行宫外御沟边水荭、白蒿等细微的春景,以及宫女在宫中垂帘等日常细节,反映出宫女被封建宫廷禁锢、青春逝去的悲惨命运这一宏大深刻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揭示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虚实相生:“渠水红繁拥御墙”是对宫墙外侧御沟中繁茂盛开的水荭、白蒿等春日实景的描绘;“风娇小叶学娥妆”由眼前实景水荭展开联想,将其娇俏之态比作宫女新妆,是虚景。从实景过渡到虚景,二者相互交融,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与意蕴。
3. 分段赏析
首二句“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诗的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明艳画面。宫墙外侧的御沟之中,水荭繁茂盛开,白蒿密密匝匝,生机盎然。此为全诗唯一对行宫春日实景的描绘,寥寥数语,春意跃然纸上。紧接着,“风娇小叶学娥妆”一句,诗人笔锋一转,由眼前随风轻摆的水荭展开联想。那水荭红茎挺立,叶片嫩绿,淡红色茸毛若隐若现,在风中摇曳生姿,娇俏之态,竟与宫女新妆后的红颊翠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句从实景巧妙过渡到虚景,将自然之美与宫女容颜相勾连。这两句诗,辞采华美,意象动人,诗人由景及人,运用欲抑先扬之法。先着力铺陈行宫外春景的绚烂娇美,为后文情感的跌宕蓄势,引发读者对后续内容的好奇与期待。末二句“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诗句转而诉说宫女的命运。那些宫女们,也曾拥有如春日般烂漫的青春,容颜恰似水荭新蒿般鲜嫩柔美。然而,在那幽深寂寞的深宫之中,时光悄然流转,一次次垂帘之间,春去冬来,青春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红颜迅速老去。“几度”与“千年”形成鲜明对照,短暂的青春与漫长无尽的寂寞形成强烈反差,深刻体现出宫女被长久禁锢深宫的凄苦与无奈。诗人以这两句,将对宫女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融入其中,借“几度”与“千年”的对举,委婉却有力地表达出对封建宫廷禁锢女性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愤懑之情,使诗歌的主题得以升华,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宫女命运的悲戚与封建制度的残酷。
4. 作品点评
《三月过行宫》是李贺所作七绝,短短二十八字尽显其奇丽诗风。此诗避开行宫常规描写,聚焦御沟荭蒿。他由荭蒿风中姿态,自然联想到宫女妆容,进而延伸到宫女被困深宫、青春虚度的命运,以小见大,融入对封建宫廷制度的批判。前两句实写春景,用词明艳,勾勒斑斓画面;后两句虚写宫女宫中岁月,虚实结合,突破宫怨诗传统套路。诗中营造出春景与深宫两种对立意境,对比鲜明,感染力强,尽显李贺高超文字驾驭力,赋予小诗独特魅力。
# 堪鎻千年白日长。君亦作此痴语耶?
清方扶南
# 阙名评曰:末二句叹宫女也。
凤尾竹客《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上一篇:唐·王昌龄《长歌行》
下一篇:唐·白居易《凉夜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