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流水江陵道":楼前的江水,一直通往江陵郡,
# 江陵道:指通往江陵之水道。江陵:古称荆州,唐为江陵府,即今湖北之江陵。
"鲤鱼风起芙蓉老":如今秋风遍地,寒冷的风直吹得万木萧索,就连亭亭玉立的荷花都变得苍老了。
# 芙蓉:荷花的别名。,鲤鱼风:九月风。语出梁简文帝诗《艳歌篇》“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岁时记》云:“九月风日鲤鱼风。”这里指寒秋之风。
"晓钗催鬓语南风":晨起用钗梳理鬓发对南风倾诉,
# 催鬓: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注曰:“‘催鬓’,《文苑英华》作‘摧鬓’,犹言掠鬓也。”《全唐诗》校:“催一作拥”。
"抽帆归来一日功":起锚扬帆,你一天就可到家。
# 抽帆:即扬帆起航。
"鼍吟浦口飞梅雨":猪婆龙在江边鸣声如鼓,连绵的梅雨已经开始,
# 梅雨:指梅熟季节下起的连绵细雨。,浦口:即水滨。,鼍吟:鼍鸣叫,古人听鼍叫以占雨。《埤雅》云:“将风则涌,鼍欲雨则鸣。”鼍:又名鼍龙,俗名猪婆龙,即扬子鳄,传说欲雨则鸣,鸣声似鼓。
"竿头酒旗换青苎":就连招商的酒旗也因怕梅雨的腐烂而换成了苎麻布的。
# 酒旗:即酒帘。酒店的标帜。唐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萧骚浪白云差池":眼看着荡漾的江水和参差滚动的密云,
# 差池:即参差不齐貌。一作“参差”。,萧骚:水波动荡的样子。
"黄粉油衫寄郎主":想方设法给他寄去了粉黄的油布雨衣。
# 郎主:旧时妻妾对夫主的称呼。,油衫:用桐油涂制而成的雨衣。
"新槽酒声苦无力":喝了槽床新沥的美酒佳酿,还是无力驱遣那愁绪,
# 新槽:指制新酒的槽床。
"南湖一顷菱花白":南湖菱花盛开,连缀成白茫茫的一片。
# 菱花:镜子的雅称。《尔雅翼》云:“昔人取菱花六觚之象以为镜。”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一顷:为一百亩。
"眼前便有千里愁":眼前顿时涌起千里愁绪,
# 千里愁:一作“千里思”。
"小玉开屏见山色":忙命侍女推开屏风,希望看得更远更远,但映入眼帘的却是连绵不断的山色。
# 小玉:唐人对侍女的通称。元稹诗“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床上铺夜衾”、路德延诗“酒殢丹砂暖,茶催小玉煎”都是明证。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闺怨诗。描绘了一位闺妇在江楼所见之景,楼前江陵道流水潺潺,芙蓉渐老,她盼着南风催丈夫乘船归来。梅雨纷飞,酒旗变换,她将黄粉油衫寄给丈夫。新槽酿酒声似也无力,面对南湖菱花,心中满是千里愁绪,小玉开屏又见到山色,更添思念。体现了闺妇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与忧愁。
2. 写作手法
对比:“南湖一顷菱花白,眼前便有千里愁”,“南湖一顷菱花白”以阔大苍茫的自然景象(湖面广阔、菱花洁白),与“眼前便有千里愁”中人物内心积压的深重愁绪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相思之愁的强烈与无奈。细节描写:“黄粉油衫寄郎主”,通过“寄郎主”这一动作细节,刻画女主人公将染着黄粉的油衫寄给远方丈夫的场景,以衣物寄托相思,从生活细节中透露出对丈夫的深切牵挂与思念之情。双关:“眼前便有千里愁”,“千里愁”既指思念丈夫远在千里之外,又指愁绪如千里愁云般弥漫心头,一词双关,将空间阻隔与心理愁绪交织,深化了相思之苦的层次感。
3. 分段赏析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描绘她登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想。楼前江水直通江陵,交通如此便利,丈夫却迟迟未归,此为第一层幽怨;秋风乍起,古人常借此际思归,连晋代张季鹰都因此辞官还乡,而丈夫仍未归来,此为第二层怨意;年轻女子见秋风中荷花凋零,不禁感叹岁月流逝,容颜易老,“老”字道尽她心中的无限怅惘。后两句通过动作与心理描写进一步深化情感:或许因昨夜梦到丈夫归来,她清晨便急忙梳妆,“晓钗催鬓”的“催”字,生动展现她迫不及待又唯恐错过迎接丈夫的急切心态;“语南风”三字,刻画出她盼夫心切、喃喃自语的模样;“抽帆归来一日功”更似饱含埋怨的隔空质问,将她难以抑制的责怨之情展露无遗。表面字句平和,实则层层递进,幽怨与责问之中,满含对丈夫的深情。“鼍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从中可窥见两层深意:其一,她于江楼盼夫已久,从春至夏,又从夏到秋,漫长时光里,饱受相思之苦;其二,她时刻牵挂丈夫,在梅雨季寄去黄粉油衣,每件衣物都承载着她炽热的爱意。这四句与首段呼应,将“相思”与“深情”融为一体,既深化了诗歌内涵,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开屏见山色”,寥寥数语,尽显艺术张力。她试图借酒消愁,却发现新酿美酒也无法缓解心中苦闷,发出“新槽酒声苦无力”的无奈叹息,生动诠释“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困境;她前往南湖散心,昔日夫妻同游时的美好场景已不复存在,如今只剩冷风萧瑟、残荷摇曳,令人心碎;她想通过照镜排解忧愁,却忆起往昔夫妻相伴的甜蜜,更添“千里愁”绪,这“千里愁”既指丈夫远在天涯,也喻指自己愁绪绵延不绝;她命侍女推开屏风,试图眺望远方舒缓心情,却见群山连绵,愁绪反而愈发浓重。她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饮酒、观景、照镜、远眺,却始终无法摆脱相思的折磨,痛苦之情达到顶点。此诗的一大艺术特色在于摒弃肖像描写,采用略貌取神的手法。诗人通过刻画女主人公的行为举止与细微动作,巧妙展现其内心世界,以含蓄隐晦的情感表达,引导读者感受她的痛苦与煎熬,使作品兼具简洁精妙与含蓄委婉的双重魅力。在结构布局上,诗歌先描绘女主人公当下盼夫的状态,再回溯她漫长的相思历程,最后又回到现实的痛苦之中。如此构思自然流畅,层次丰富,情节跌宕起伏,毫无刻意雕琢之感。
4. 作品点评
在诗歌的语言与色彩运用方面,《江楼曲》极具特色。正如《诗辩坻》所评:“大历以来,解乐府遗法者,唯李贺一人,设色秾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意撰语,浑于用意。”这一评价精准契合此诗的艺术特质。诸如“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等句,不仅巧妙勾连两地情境,实现情景交融,更将闺中女子怀远的深情与痴态,细腻入微地展现出来。诗的结尾四句,在立意与遣词上更为含蓄委婉、精巧灵动,层层递进间蕴含丰富韵味,让读者反复品读仍觉余韵悠长,尽显李贺在乐府创作中设色秾丽、寄意深远的独特艺术技艺。
# 黎简:第三句言于晓起催妆时,即祝语南风,愿其荡子早归来也。“晓”字与下句“一日”二字相叫,总言欲其于晓妆时即抽帆而归,归可一日而至也。媚绝,所谓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末句下)。
明黄淳耀《李长吉集》
# 楼前流水,道通江陵。一水盈盈,本无多路。时当深秋,北风飒飒,芳姿就萎。郎居上游,归帆但得南风,一日便可抵舍。故清晨登搂,占候风信。匆匆理妆,如受晓钗之催。口中殷殷,惟向南风致祝也。然前此梅雨不歇,酒旗频换,下对萧骚之浪,上对参差之云,又尝以黄粉油衫寄上郎主,愁雨愁风,固思归必至之情乎!是以新槽待郎之同饮,湖菱待郎之同采,眼前即是千里,亦无如凭栏眺望,只见山色不见郎耳!
清姚文燮《昌谷集注》
# 长吉艳诗,尤情深语秀。如《江楼曲》曰:“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虽崔汴州曷能过乎?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徐注“忆夫”,是也。以为“当垆妇”则非;殊不顾结尾“小玉开屏”之景,此岂当垆家所有耶?其误在“酒旗换苎”一语,而不知其为旁景。篇中点景是“鲤鱼风”,“南风”、“梅雨”等言时久矣(“鲤鱼风起”句下)。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下一篇:唐·元稹《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