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ān
shān
chūn

朝代:明作者:张羽浏览量:3
jīn
shuǐ
qiáo
biān
shǔ
niǎo
quán
shān
xià
liǔ
huā
fēi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sān
qiān
chóu
jué
chūn
guī
wèi
guī

译文

金水桥边,蜀地的鸟儿声声啼叫,玉泉山下,柳花纷纷扬扬飘飞。江南到江北相隔足有三千里路,春天已归,可我这远客却未能回归,愁苦难耐。

逐句剖析

"金水桥边蜀鸟啼":金水桥边,蜀地的鸟儿声声啼叫,

# 蜀鸟:杜鹃鸟,叫声颇似“不如归去”,因此在诗文中常以其象征离愁归思。,金水桥:金水桥和下句中的玉泉山都位于北京。

"玉泉山下柳花飞":玉泉山下,柳花纷纷扬扬飘飞。

"江南江北三千里":江南到江北相隔足有三千里路,

"愁绝春归客未归":春天已归,可我这远客却未能回归,愁苦难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燕山春暮》是元末明初张羽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主题围绕思乡。前两句描绘京城金水桥边蜀鸟啼叫、玉泉山下柳花纷飞的暮春景色;后两句则由景及情,抒发诗人对远在三千里外江南家乡的思念,以及春归人未归的惆怅。运用借景抒情,以京城春景引发思乡之情;对比,将春天的回归与自己未能归家对比,强化愁绪。前两句写景,营造暮春氛围;后两句抒情,直抒思乡之愁。此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生动传达出思乡之情。借景抒情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情感表达细腻而深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吴中四杰”之一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祖籍浔阳(今江西九江)。元末举乡试,为安定书院山长。明初征授太常寺丞,后因事谪岭南,中途自沉于江。张羽与高启、杨基、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唐肃等人并称为“北郭十才子”。张羽尤长于歌行,其律诗清新浑圆,五古质朴婉转,七古则雄放刚健,一泻千里。他亦工书画,书长于隶、楷,清润闲雅;画尤擅山水,宗法米芾父子,笔力苍秀俊逸。著有《静居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金水桥边蜀鸟啼”点明地点为京城金水桥边,“蜀鸟啼”暗示诗人客居他乡,蜀鸟的啼叫仿佛在诉说着客居的凄苦。“玉泉山下柳花飞”描绘玉泉山下柳花纷飞的暮春景象,柳花飘落,增添了几分伤春之感,这两句诗从听觉和视觉角度,营造出一种暮春时节的惆怅氛围,为后文思乡之情的抒发做铺垫。“江南江北三千里”明确家乡与京城的距离遥远,强化了思乡的愁绪。“愁绝春归客未归”将春天的回归与自己未能归家形成鲜明对比,春天如期而至,而诗人却滞留他乡,一个“愁绝”将诗人内心的惆怅、无奈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直抒胸臆,使思乡之情达到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筠隐遂《林栖》

下一篇:明·唐寅《西洲话旧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