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瓜州渡":夕阳缓缓西沉,我站在瓜州的渡口,
"余寒透薄衣":残留的寒意穿透了我身上单薄的衣衫。
"客囊空薏苡":游子的行囊里空空荡荡,只有几颗薏苡,
"春色自蔷薇":而蔷薇花却自顾自地绽放,呈现出一片盎然的春色。
"江远水东去":长江水悠悠远去,滔滔江水向东流去,
"天晴雁北飞":天气晴朗,大雁向着北方飞翔。
"故山千里外":故乡远在千里之外,难以触及,
"昨夜梦先归":昨天夜里,我在梦中却已先一步回到了那思念的故土。
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吴中四杰”之一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祖籍浔阳(今江西九江)。元末举乡试,为安定书院山长。明初征授太常寺丞,后因事谪岭南,中途自沉于江。张羽与高启、杨基、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唐肃等人并称为“北郭十才子”。张羽尤长于歌行,其律诗清新浑圆,五古质朴婉转,七古则雄放刚健,一泻千里。他亦工书画,书长于隶、楷,清润闲雅;画尤擅山水,宗法米芾父子,笔力苍秀俊逸。著有《静居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落日瓜州渡,余寒透薄衣”,描绘出诗人于落日余晖中伫立瓜洲渡口的画面。落日时分,本就易引发人伤感情绪,而“余寒”点明时令尚早,寒意依旧袭人,且“透薄衣”细腻地表现出诗人衣衫单薄,难以抵御春寒料峭,既写出客观环境的清冷,也暗衬出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颔联“客囊空薏苡,春色自蔷薇”,运用对比手法。“客囊空薏苡”写出诗人行囊简陋,唯有薏苡,暗示其旅途清苦、生活困窘;“春色自蔷薇”描绘出蔷薇自顾自绽放,展现着盎然春色,自然的蓬勃生机与诗人的落魄形成鲜明反差,更凸显出诗人的失意与无奈。颈联“江远水东去,天晴雁北飞”,视角从近景转向远景,空间上极为开阔。长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晴朗天空中大雁向北飞翔。江水的奔腾不息象征着时光一去不返,大雁北归则勾起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因大雁尚有归处,自己却漂泊异乡,烘托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尾联“故山千里外,昨夜梦先归”,直抒胸臆。故乡远在千里之外,现实中难以立刻归去,只能在昨夜的梦境中率先回到故乡。“梦先归”三字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推向高潮,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归心似箭,却因种种阻碍无法如愿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