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人家向江住":长干里的人家靠着江边居住,
"朱雀桥边旧衢路":在朱雀桥边是过去的街道。
"参差碧瓦扬青旗":高低错落的碧绿瓦片上飘扬着青色的旗帜,
"系缆门前有杨树":门前系船缆绳的地方有杨树。
"竹弓射鸭向汀洲":用竹弓在汀洲边射鸭子,
"家家无井饮江流":每家都没有水井,饮用的是江水。
"女儿数钱当酒肆":女子在酒肆里数着钱,
"商人买笑开娼楼":商人为了寻欢作乐开了妓院。
"谢家子弟如兰玉":谢家的子弟如同芝兰美玉一般,
"不见当时旧游躅":却看不到他们当年游玩的踪迹了。
"夜深月满大堤寒":深夜里月亮洒满大堤,寒意袭人,
"愁听陈王后庭曲":忧愁地听着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曲子。
"送君策马此中行":送你骑着马在这城中行走,
"秣陵遥接石头城":秣陵远远地连接着石头城。
"愁来满引金陵酒":忧愁时满满地喝着金陵的酒,
"莫听秋风淮水声":不要听那秋风吹过淮水的声音。
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吴中四杰”之一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祖籍浔阳(今江西九江)。元末举乡试,为安定书院山长。明初征授太常寺丞,后因事谪岭南,中途自沉于江。张羽与高启、杨基、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唐肃等人并称为“北郭十才子”。张羽尤长于歌行,其律诗清新浑圆,五古质朴婉转,七古则雄放刚健,一泻千里。他亦工书画,书长于隶、楷,清润闲雅;画尤擅山水,宗法米芾父子,笔力苍秀俊逸。著有《静居集》。
1. 分段赏析
“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这两句点明了地点和背景。“长干人家向江住”描绘了长干里的人家依江而居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感觉。“朱雀桥边旧衢路”则点明了朱雀桥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暗示了此地曾经的热闹与繁华,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此句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的建筑和自然景观。“参差碧瓦”写出了房屋错落有致的样子,“扬青旗”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系缆门前有杨树”描绘了门前系船缆绳的地方有杨树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和谐的感觉。“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这两句描写了当地的生活场景。“竹弓射鸭向汀洲”展现了人们在汀洲边射鸭子的活动,充满了生活情趣。“家家无井饮江流”则说明了当地的生活条件,每家都没有水井,需要饮用江水,反映了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生活方式。“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这两句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女儿数钱当酒肆”描绘了女子在酒肆里数钱的情景,暗示了商业活动的繁荣。“商人买笑开娼楼”则反映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商人为了寻欢作乐开了妓院,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此句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人物。“谢家子弟如兰玉”将谢家子弟比作芝兰美玉,赞美了他们的才华和品德。“不见当时旧游躅”则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曾经繁华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当年的游玩踪迹也难以寻觅。“夜深月满大堤寒,愁听陈王后庭曲。”这两句营造了一种忧愁的氛围。“夜深月满大堤寒”描绘了深夜里月亮洒满大堤,寒意袭人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愁听陈王后庭曲”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忧愁之情,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曲子被视为亡国之音,诗人听到这首曲子,更加感慨世事的无常和国家的命运。“送君策马此中行,秣陵遥接石头城。”这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场景。“送君策马此中行”描绘了诗人送友人骑着马在城中行走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秣陵遥接石头城”则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秣陵和石头城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暗示了此地的沧桑变迁。“愁来满引金陵酒,莫听秋风淮水声。”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忧愁之情。“愁来满引金陵酒”写出了诗人在忧愁时借酒消愁的情景,“满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莫听秋风淮水声”则劝友莫听秋风淮水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担忧。
上一篇:明·常伦《采莲曲(三首)》